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教学法、教学工作论文

“的”字结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9-13页
    1.1 选题的缘由和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范围第10页
    1.3 研究方法和语料说明第10-13页
        1.3.1 研究方法第11页
        1.3.2 语料说明第11-13页
第2章 “的”字结构的研究现状第13-21页
    2.1 “的”字结构的分类第13-16页
        2.1.1 词+“的”的情况第13-15页
        2.1.2 短语+“的”的情况第15-16页
    2.2 “的”字结构的句法功能第16-18页
        2.2.1 “的”字结构充当主语第16-17页
        2.2.2 “的”字结构充当宾语第17页
        2.2.3 “的”字结构充当谓语第17页
        2.2.4 “的”字结构做定语第17-18页
    2.3 “的”字结构的语义考察第18-19页
        2.3.1 “的”字结构的指称规则第18-19页
        2.3.2 “的”字结构的语义功能第19页
    2.4 “的”字结构的语用功能第19-21页
第3章 “的”字结构的偏误类型及统计分析第21-29页
    3.1 概述第21-22页
        3.1.1 “的”字结构偏误句子数量与偏误类型第21页
        3.1.2 “的”字结构偏误类型的划分标准第21-22页
    3.2 该用而未用第22-23页
        3.2.1 少“的”第22-23页
        3.2.2 误用第23页
    3.3 不该用而用第23-25页
        3.3.1 多“的”第23-24页
        3.3.2 误用第24-25页
    3.4 “的”字结构的内部偏误第25-29页
        3.4.1 主语偏误第25-26页
        3.4.2 宾语偏误第26页
        3.4.3 缺“是”第26页
        3.4.4 顺序偏误第26-27页
        3.4.5 其他偏误第27-29页
第4章 “的”字结构偏误原因考察第29-35页
    4.1 “的”字结构本身特点的限制第29-30页
        4.1.1 类别繁多第29-30页
        4.1.2 指称规则复杂第30页
    4.2 语言的类型特征因素第30-32页
        4.2.1 语言普遍性第31页
        4.2.2 标记性第31页
        4.2.3 自然度第31-32页
    4.3 教材因素与学习者因素第32-35页
第5章 对“的”字结构的教学建议第35-41页
    5.1 教材方面第35-37页
        5.1.1 增加“短语+的”结构的讲解第35-36页
        5.1.2 加强对“的”字结构相关知识的说明第36页
        5.1.3 注重课后练习中“的”字结构的专项练习第36-37页
    5.2 教学方面第37-41页
        5.2.1 注重结合语义、语境的教学第37-38页
        5.2.2 明确“的”字结构的使用条件第38页
        5.2.3 注重相关句式的对比第38-41页
第6章 结语第41-43页
致谢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直”“从来”“总是”的多角度对比及其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行动研究理论指导下的泰国呵叻学院汉语课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