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教学法、教学工作论文

圭亚那学习者习得汉语疑问句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8-10页
    1.1 选题缘由第8-9页
    1.2 研究内容第9页
    1.3 研究方法第9-10页
第2章 汉语疑问句研究综述第10-16页
    2.1 现代汉语疑问句的本体研究第10-13页
        2.1.1 疑问句的分类研究第10-11页
        2.1.2 疑问程度的研究第11-12页
        2.1.3 疑问语气词的研究第12-13页
    2.2 现代汉语疑问句的二语习得研究第13-16页
        2.2.1 学习者习得疑问句的系统研究第13-14页
        2.2.2 学习者习得疑问句的国别研究第14-16页
第3章 圭亚那学习者习得汉语疑问句难点预测第16-26页
    3.1 克里奥尔语概述第16-17页
    3.2 一般疑问句与是非问的对比分析及难点预测第17-19页
        3.2.1 一般疑问句与是非问的共性第17-18页
        3.2.2 一般疑问句与是非问的差异第18页
        3.2.3 学习者习得是非问句的难点预测第18-19页
    3.3 特殊疑问句与特指问的对比分析及难点预测第19-24页
        3.3.1 特殊疑问句与特指问的共性第19-20页
        3.3.2 特殊疑问句与特指问的差异第20-23页
        3.3.3 学习者习得特指问的难点预测第23-24页
    3.4 选择疑问句与选择问的对比分析及难点预测第24-26页
        3.4.1 选择疑问句与选择问的共性第24页
        3.4.2 选择疑问句与选择问的差异第24页
        3.4.3 学习者习得选择问的难点预测第24-26页
第4章 圭亚那学习者习得汉语疑问句的偏误分析第26-41页
    4.1 研究对象第26页
    4.2 语料收集第26页
    4.3 学习者疑问句偏误类型及原因分析第26-36页
        4.3.1 疑问句的遗漏偏误第26-30页
        4.3.2 疑问句的误加偏误第30-31页
        4.3.3 疑问句的误代偏误第31-33页
        4.3.4 疑问句的错序偏误第33-35页
        4.3.5 疑问句的其他偏误第35-36页
    4.4 偏误原因小结第36-41页
        4.4.1 母语负迁移第36-37页
        4.4.2 语内迁移第37-38页
        4.4.3 学习策略第38页
        4.4.4 训练不当第38-41页
第5章 圭亚那现行汉语教材疑问句编写情况考察第41-53页
    5.1 教材分析的必要性第41页
    5.2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中的疑问句系统第41-42页
    5.3 教材中的疑问句系统第42-49页
        5.3.1 疑问句的编排第43-47页
        5.3.2 疑问句语法项目的注释第47-48页
        5.3.3 疑问句答句的讲解第48-49页
    5.4 对教材编写的建议第49-53页
        5.4.1 调整疑问句式的编排第50-51页
        5.4.2 完善疑问句的注释第51页
        5.4.3 设置适当的练习第51-53页
第6章 针对圭亚那学习者的疑问句教学建议第53-60页
    6.1 加强疑问句的教学意识第53-54页
    6.2 注重对比教学第54-55页
        6.2.1 母语与目标语对比第54页
        6.2.2 汉语内部对比第54-55页
    6.3 灵活处理疑问句的讲解方式第55-56页
    6.4 重视疑问句的交际作用第56页
    6.5 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第56-58页
        6.5.1 针对遗漏偏误的练习第56-57页
        6.5.2 针对误加偏误的练习第57-58页
        6.5.3 针对误代偏误的练习第58页
        6.5.4 针对错序偏误的练习第58页
    6.6 总结第58-60页
第7章 结语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学生反应对新手汉语教师影响的案例分析
下一篇: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哪怕A也B”框式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