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淀粉工业论文--各种淀粉的制造论文--薯类淀粉论文

木薯淀粉凝胶特性改良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1 前言第13-25页
    1.1 淀粉凝胶第13-16页
        1.1.1 定义第13页
        1.1.2 凝胶类食品特点第13页
        1.1.3 测定方法第13-15页
        1.1.4 木薯淀粉凝胶第15-16页
    1.2 淀粉修饰技术第16-17页
    1.3 生物大分子复配技术第17-22页
        1.3.1 魔芋胶第17-19页
        1.3.2 不同因素对淀粉-亲水胶体凝胶体系的影响第19-21页
        1.3.3 国内外亲水胶体与淀粉复配研究进展第21-22页
    1.4 课题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第22-25页
        1.4.1 研究目的第22页
        1.4.2 研究内容第22-25页
2 交联木薯淀粉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第25-57页
    2.1 引言第25页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25-26页
        2.2.1 主要实验材料第25-26页
        2.2.2 主要实验仪器第26页
    2.3 实验方法第26-28页
        2.3.1 交联木薯淀粉的制备第26-27页
        2.3.2 单因素实验第27页
        2.3.3 响应面实验第27-28页
    2.4 检测方法第28-31页
        2.4.1 结合磷含量的测定方法第28-29页
        2.4.2 溶胀能力测定第29页
        2.4.3 冻融稳定性测定第29页
        2.4.4 透明度测定第29-30页
        2.4.5 糊化特性测定第30页
        2.4.6 流变特性测定第30-31页
        2.4.7 DSC测定第31页
        2.4.8 光学显微特性测定第31页
        2.4.9 红外光谱测定第31页
    2.5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1-38页
        2.5.1 交联木薯淀粉制备单因素实验第31-34页
        2.5.2 交联木薯淀粉制备响应面实验第34-38页
    2.6 不同交联程度木薯淀粉的特性分析第38-55页
        2.6.1 不同交联程度木薯淀粉的溶胀特性分析第38-39页
        2.6.2 不同交联程度木薯淀粉的冻融稳定性分析第39-40页
        2.6.3 不同交联程度木薯淀粉的透明度分析第40-41页
        2.6.4 不同交联程度木薯淀粉的糊化特性分析第41-42页
        2.6.5 不同交联程度木薯淀粉的流变特性分析第42-50页
        2.6.6 不同交联程度木薯淀粉的热力学特性(DSC)分析第50页
        2.6.7 不同木薯淀粉的光学显微特性分析第50-53页
        2.6.8 不同木薯淀粉的红外光谱分析第53-55页
    2.7 本章小结第55-57页
3 不同木薯淀粉与魔芋胶复配的工艺条件研究第57-78页
    3.1 引言第57页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57-58页
        3.2.1 主要实验材料第57-58页
        3.2.2 主要试验仪器第58页
    3.3 实验方法第58-63页
        3.3.1 原料粉的制备第58页
        3.3.2 不同木薯淀粉与魔芋胶复配的工艺条件研究第58-60页
        3.3.3 单因素实验第60-63页
        3.3.4 正交实验第63页
    3.4 检测方法第63页
        3.4.1 动态流变特性测定第63页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3-76页
        3.5.1 基础粉(交联木薯淀粉)-魔芋胶复配实验第63-67页
        3.5.2 原木薯淀粉-三偏磷酸钠-魔芋胶复配实验第67-72页
        3.5.3 基础粉(交联木薯淀粉)-三偏磷酸钠(少量)-魔芋胶复配实验第72-76页
    3.6 本章小结第76-78页
4 不同木薯淀粉的特性分析第78-107页
    4.1 引言第78页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78-79页
        4.2.1 实验材料第78页
        4.2.2 实验设备第78-79页
    4.3 实验方法第79-82页
        4.3.1 改性木薯淀粉的制备第79-80页
        4.3.2 溶胀能力的测定第80页
        4.3.3 冻融稳定性的测定第80页
        4.3.4 透明度的测定第80页
        4.3.5 平均粒径测定第80页
        4.3.6 糊化特性测定第80页
        4.3.7 流变特性测定第80-81页
        4.3.8 热力学特性测定第81页
        4.3.9 偏光显微特性测定第81页
        4.3.10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定第81页
        4.3.11 红外光谱测定第81页
        4.3.12 X-射线衍射测定第81-82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82-105页
        4.4.1 不同木薯淀粉的溶胀特性分析第82-83页
        4.4.2 不同木薯淀粉的冻融稳定性分析第83-84页
        4.4.3 不同木薯淀粉的透明度分析第84-85页
        4.4.4 不同木薯淀粉的平均粒径分析第85页
        4.4.5 不同木薯淀粉的糊化特性分析第85-87页
        4.4.6 不同木薯淀粉的流变特性分析第87-95页
        4.4.7 不同木薯淀粉的热力学特性分析第95-97页
        4.4.8 不同木薯淀粉的光学显微特性分析第97-100页
        4.4.9 不同木薯淀粉的扫描电镜分析第100-103页
        4.4.10 不同木薯淀粉的红外光谱分析第103-104页
        4.4.11 不同木薯淀粉的X-射线衍射分析第104-105页
    4.5 小结第105-107页
5 结论及展望第107-110页
    5.1 结论第107-109页
    5.2 论文创新点第109页
    5.3 展望第109-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5页
致谢第115-116页
个人简历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小学语文微课建设现状调查研究
下一篇: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偏差及其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