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1 绪论 | 第9-12页 |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9页 |
|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 2 汉语国俗词的定义及其与汉民族思维、表达方式的关系 | 第12-18页 |
| ·汉语国俗词的定义 | 第12-14页 |
| ·汉语国俗词的界定与分类 | 第12-13页 |
| ·汉语国俗词定义标准分析 | 第13-14页 |
| ·汉语国俗词与汉民族思维习惯、表达方式的关系 | 第14-18页 |
| ·天人合一、主客融合的思维传统 | 第14-15页 |
| ·立足于客观感觉,喜用比喻和联想的具象表达方式 | 第15-16页 |
| ·注重血缘亲情的伦理情结,对人谦逊有礼的心理定势 | 第16-18页 |
| 3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国俗词统计分析 | 第18-24页 |
| ·词汇大纲及新 HSK 词汇表中的国俗词统计分析 | 第18-19页 |
|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国俗词统计分析 | 第18页 |
| ·新 HSK 词汇表中的国俗词统计分析 | 第18-19页 |
|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国俗词统计分析 | 第19-24页 |
| ·《中级汉语教程》中的国俗词统计分析 | 第19-21页 |
| ·《综合教程》中的国俗词统计分析 | 第21-22页 |
| ·《汉语会话 301 句》中的国俗词统计分析 | 第22-24页 |
| 4 对外汉语国俗词教学的难点及教学建议 | 第24-35页 |
| ·汉语国俗词的教学难点 | 第24-28页 |
| ·种类繁多且数量庞大、与中国特有事物对应的名物类国俗词 | 第24-25页 |
| ·与传统文化思维密不可分、具有独特修辞意义的征喻类国俗词 | 第25-27页 |
| ·与中国历史、传说、古代典籍关系密切的熟语类国俗词 | 第27-28页 |
| ·汉语国俗词的教学建议 | 第28-31页 |
| ·对外汉语国俗词课堂教学情况简析 | 第28-29页 |
| ·针对对外汉语教师的建议 | 第29-31页 |
| ·针对对外汉语教材的建议 | 第31-35页 |
| ·针对学生的建议 | 第33-35页 |
| 5 结论 | 第35-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