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词话》名量词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16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 ·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 ·汉语名量词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 ·《金瓶梅词话》语言学研究概况 | 第13页 |
| ·《金瓶梅词话》量词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版本依据 | 第15-16页 |
| 2 《金瓶梅词话》名量词的分类描写 | 第16-40页 |
| ·分类标准 | 第16-18页 |
| ·专用名量词 | 第18-32页 |
| ·个体量词 | 第18-25页 |
| ·集合量词 | 第25-28页 |
| ·度量衡量词 | 第28-30页 |
| ·部分量词 | 第30-32页 |
| ·品类量词 | 第32页 |
| ·借用名量词 | 第32-37页 |
| ·借用名词 | 第32-35页 |
| ·借用动词 | 第35-36页 |
| ·借用形容词 | 第36-37页 |
| ·特殊名量词 | 第37-40页 |
| ·时间量词 | 第37-38页 |
| ·分倍量词 | 第38页 |
| ·复合量词 | 第38-40页 |
| 3 《金瓶梅词话》的名量词的语法特征分析 | 第40-45页 |
| ·单个名量词的语法特征分析 | 第40-43页 |
| ·词法特征 | 第40-41页 |
| ·句法特征 | 第41-43页 |
| ·数量短语的语法特征分析 | 第43-45页 |
| ·组合能力 | 第43-44页 |
| ·句法功能 | 第44-45页 |
| 4 《金瓶梅词话》名量词的语义特征分析 | 第45-50页 |
| ·《金瓶梅词话》名量词的语义类型 | 第45-47页 |
| ·外形特征类 | 第45页 |
| ·非外形特征类 | 第45-46页 |
| ·可容型与可附型 | 第46页 |
| ·量词语义的多义性与交叉性 | 第46-47页 |
| ·《金瓶梅词话》名量词的语义组合功能分析 | 第47-50页 |
| ·专用型 | 第47-48页 |
| ·合用型 | 第48页 |
| ·通用型 | 第48-50页 |
| 5 《金瓶梅词话》名量词的语用特征分析 | 第50-56页 |
| ·《金瓶梅词话》名量词修辞手段的运用 | 第50-52页 |
| ·譬喻 | 第50页 |
| ·借代 | 第50-51页 |
| ·夸饰 | 第51页 |
| ·对偶 | 第51-52页 |
| ·超常搭配 | 第52页 |
| ·《金瓶梅词话》名量词的修辞作用与语用研究 | 第52-56页 |
| ·化虚为实,使语言形象生动 | 第53页 |
| ·避免重字,使语言简洁精练 | 第53-54页 |
| ·以点传神,使语言情感充沛 | 第54页 |
| ·调剂音节,使语言和谐动听 | 第54-56页 |
| 6 结语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 附录 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60-61页 |
| 附录 B:《金瓶梅词话》名量词统计表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