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乳品加工工业论文--各种乳制品论文--干酪论文

新型凝乳酶产生菌Quambalaria cyanescens的鉴定及酶学性质和应用研究

表格索引第1-12页
图形索引第12-17页
缩写符号第17-18页
摘要第18-20页
ABSTRACT第20-2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24-46页
 1 凝乳酶简介第24页
 2 凝乳酶的凝乳机理第24-28页
 3 凝乳酶的结构及催化机理第28-32页
 4 凝乳酶来源及现状第32-35页
 5 凝乳酶产生菌的育种第35-37页
 6 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第37-40页
 参考文献第40-46页
第二章 新型凝乳酶产生菌株的分离鉴定第46-6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6-49页
   ·材料第46-47页
     ·样品来源第46页
     ·培养基第46页
     ·主要试剂第46页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46-47页
   ·方法第47-49页
     ·凝乳酶产生菌的筛选第47页
     ·凝乳酶活力测定第47页
     ·蛋白水解活力的测定第47页
     ·菌种鉴定第47-48页
     ·抑制剂试验第48页
     ·Shotgun蛋白鉴定第48-49页
     ·统计分析第4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9-55页
   ·凝乳酶产生菌株的筛选第49-50页
   ·菌株鉴定第50-53页
     ·菌落形态及菌株显微特征第50-51页
     ·分子生物学鉴定第51-53页
   ·抑制剂实验第53-54页
   ·Shotgun蛋白鉴定第54-55页
 3 讨论第55-56页
 4 本章小结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第三章 Q.cyanescens凝乳酶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第60-7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0-64页
   ·材料第60-61页
     ·菌种第60页
     ·发酵培养基第60页
     ·主要试剂第60-61页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61页
   ·方法第61-64页
     ·酶活测定方法第61页
     ·粗酶液制备第61页
     ·凝乳酶的分离纯化第61-62页
     ·凝乳酶的酶学性质第62-64页
     ·蛋白质含量测定第6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4-71页
   ·凝乳酶的分离纯化第64-66页
     ·DEAE Cellulose-52富集第64页
     ·Hiprep 16/10 DEAE FF柱层析第64-65页
     ·Superdex 75 10/300 GL柱分子筛层析第65页
     ·纯度和相对分子质量检测第65-66页
   ·凝乳酶的酶学性质第66-71页
     ·温度对凝乳酶活性的影响第66-67页
     ·凝乳酶的热稳定性第67页
     ·pH对凝乳酶的影响第67-68页
     ·pH对凝乳酶稳定性的影响第68页
     ·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第68-69页
     ·不同底物浓度对酶凝乳活性的影响第69页
     ·对酪蛋白水解的酶反应动力学研究第69-70页
     ·与小牛皱胃酶对脱脂乳水解能力的比较第70页
     ·SDS-PAGE分析牛乳经凝乳酶作用后的蛋白组分变化第70-71页
 3 讨论第71-72页
 4 本章小结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4页
第四章 Q.cyanescens高产凝乳酶菌株的诱变选育第74-8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4-76页
   ·材料第74-75页
     ·菌种第74页
     ·培养基第74页
     ·主要试剂第74页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74-75页
   ·方法第75-76页
     ·孢子的形成时间的确定第75页
     ·单孢子悬浮液的制备第75页
     ·紫外(UV)诱变致死率线的制作及诱变时间的确定第75页
     ·硫酸二乙酯(DES)诱变致死曲率线的制作及诱变时间的确定第75-76页
     ·诱变第76页
     ·突变菌株的筛选第76页
     ·遗传稳定性试验第76页
     ·酶活测定方法第7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6-83页
   ·孢子形成时间的确定第76-77页
   ·紫外诱变致死率曲线及诱变时间的确定第77-78页
   ·硫酸二乙酯诱变致死曲率线及诱变时间的确定第78页
   ·诱变初筛结果第78-82页
     ·紫外诱变初筛第79页
     ·硫酸二乙酯诱变初筛第79-80页
     ·先UV后DES复合诱变初筛第80-81页
     ·先DES后UV复合诱变初筛第81-82页
   ·诱变复筛结果第82-83页
   ·遗传稳定性试验第83页
 3 讨论第83-85页
 4 本章小结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88页
第五章 Q.cyanescens主要产酶影响因子的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研究第88-11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8-91页
   ·材料第88-89页
     ·菌种第88页
     ·培养基第88页
     ·主要试剂第88页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88-89页
   ·方法第89-91页
     ·酶活测定方法第89页
     ·发酵产酶条件优化第89-91页
     ·数据处理第9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91-107页
   ·单因素试验结果第91-99页
     ·碳源对产酶的影响第91-92页
     ·氮源对菌株产酶的影响第92-93页
     ·酵母膏浓度对产酶的影响第93-94页
     ·无机盐及其浓度对产酶的影响第94-95页
     ·不同吐温-80浓度对产酶的影响第95-96页
     ·培养基初始pH对产酶的影响第96-97页
     ·装液量对产酶的影响第97页
     ·接种量对产酶的影响第97-98页
     ·培养温度对产酶的影响第98页
     ·转速对产酶的影响第98-99页
     ·培养时间对产酶的影响第99页
   ·基于PB设计的发酵产酶关键影响因子的确定第99-102页
   ·基于BB设计的响应面法产酶条件优化研究第102-107页
 3 讨论第107-108页
 4 本章小结第108-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2页
第六章 Q.cyanescens凝乳酶在奶酪生产中的初步应用研究第112-12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12-115页
   ·材料第112-113页
     ·菌种第112页
     ·试验材料第112页
     ·主要试剂第112页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112-113页
   ·方法第113-115页
     ·酶活测定方法第113页
     ·奶酪加工工艺流程第113页
     ·评分标准第113页
     ·凝乳酶的添加量对奶酪品质的影响第113页
     ·不同CaCl_2加入量对奶酪品质的影响第113-114页
     ·不同发酵时间对奶酪品质的影响第114页
     ·不同加盐量对奶酪品质的影响第114页
     ·不同凝乳温度对奶酪品质的影响第114页
     ·正交实验优化奶酪的加工参数第114页
     ·TPA试验第114页
     ·Q.cyanescens凝乳酶作用于牛乳的动态流变参数变化第114-11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15-123页
   ·凝乳酶的添加量对奶酪品质的影响第115页
   ·不同CaCl_2加入量对奶酪品质的影响第115-116页
   ·不同发酵时间对乳酪品质的影响第116页
   ·不同加盐量对奶酪品质的影响第116-117页
   ·不同凝乳温度对奶酪品质的影响第117-118页
   ·正交试验结果第118-119页
   ·TPA试验第119-121页
   ·凝乳酶作用于牛乳的动态流变参数变化第121-123页
 3 讨论第123-125页
 4 本章小结第125-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27页
附录第127-140页
全文结论第140-142页
论文创新点第142-144页
致谢第144-146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鲜切茭白品质劣变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
下一篇:亚麻籽胶对肉制品保水性、乳化性、淀粉糊化和老化特性影响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