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前言 | 第8-16页 |
·兼香型现象的形成 | 第8-9页 |
·兼香型现象和特点 | 第9页 |
·"兼香型现象"的本质特征 | 第9-10页 |
·白酒标准三个方面的要求 | 第10-16页 |
·白酒理化指标 | 第10-12页 |
·特征成分含量 | 第12-13页 |
·感官标准 | 第13-16页 |
2 浓酱兼香型白酒理化分析 | 第16-25页 |
·实验材料 | 第16页 |
·总酸测定 | 第16-17页 |
·测定方法 | 第16-17页 |
·总酯测定 | 第17页 |
·测定方法 | 第17页 |
·固形物测定 | 第17-18页 |
·测定方法 | 第1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8-25页 |
·白云边浓酱兼香型低档高度白酒样品的理化分析 | 第18-19页 |
·白云边浓酱兼香型高档高度白酒的理化分析 | 第19-25页 |
3 利用气相色谱分析其微量成分含量 | 第25-42页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5-26页 |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试剂和溶液 | 第25-26页 |
·测定方法 | 第26页 |
·气相色谱分析结果 | 第26-34页 |
·白云边浓酱兼香型低档高度白酒样品的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 | 第27-28页 |
·白云边浓酱兼香型高档高度一号酒样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 | 第28-29页 |
·白云边浓酱兼香型高档高度二号酒样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 | 第29-30页 |
·白云边浓酱兼香型高档高度三号酒样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 | 第30-31页 |
·白云边浓酱兼香型高档高度四号酒样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 | 第31-32页 |
·其它几大香型的代表酒的分析 | 第32-34页 |
·色谱数据的统计分析 | 第34-42页 |
4 白云边浓酱兼香型酒的品评 | 第42-44页 |
·评酒标准及方法 | 第42页 |
·色泽 | 第42页 |
·香气 | 第42页 |
·口味 | 第42页 |
·风格 | 第42页 |
·评酒员要求 | 第42-43页 |
·身体健康与精神状态 | 第42-43页 |
·心理因素 | 第43页 |
·评酒能力及经验 | 第43页 |
·评酒环境 | 第43页 |
·品评结果 | 第43-44页 |
5 浓酱兼香型白酒标准的确立 | 第44-46页 |
·理化指标 | 第44-46页 |
·40%~55%(V/V)酒的分析标准 | 第44页 |
·28%~39%(V/V)酒的分析标准 | 第44-46页 |
6 分析与讨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