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教学法、教学工作论文

美国中文学校汉字教学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9-19页
    0.1 中文学校在美国的发展情况第9-10页
    0.2 汉语在美国的发展和对中文学校的影响第10-12页
    0.3 美国中文学校汉字教学现状第12-15页
        0.3.1 汉字教学在中文学校汉语教学中的地位第12-14页
        0.3.2 中文学校汉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14-15页
    0.4 汉字教学文献综述第15-19页
        0.4.1 关于汉字教学地位的认识第15-16页
        0.4.2 认知心理学对汉字认知的研究第16页
        0.4.3 关于汉字教学方法的探讨第16-17页
        0.4.4 汉字偏误分析第17页
        0.4.5 海外华文教育的汉字教学问题第17-19页
第一章 美国中文学校汉字教学的特殊性第19-30页
    1.1 教学对象的特殊性第19-26页
        1.1.1 教学对象的家庭语言背景不同第19-22页
            1.1.1.1 广义继承语学习者第20-21页
            1.1.1.2 狭义继承语学习者第21-22页
        1.1.2 教学对象主要是儿童第22-26页
            1.1.2.1 儿童的一般特点第22-23页
            1.1.2.2 儿童汉字学习动机和策略特点第23-26页
                1.1.2.2.1 汉字学习动机需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建立第23-25页
                1.1.2.2.2 汉字学习策略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第25-26页
    1.2 美国中文学校课程的特殊性第26-29页
        1.2.1 美国中文学校的学时第26-28页
        1.2.2 美国中文学校的课型第28-29页
    1.3 美国中文学校学生语言环境的特殊性第29-30页
第二章 美国中文学校汉字教学原则第30-47页
    2.1 基于不同背景学生不同汉字认知特点的汉字教学原则第30-37页
        2.1.1 汉字用法的复杂性第30-32页
        2.1.2 汉语背景学生汉字认知特点和汉字教学原则第32-34页
            2.1.2.1 汉语背景学生汉字功能认知特点第32-33页
            2.1.2.2 汉语背景学生汉字教学原则第33-34页
        2.1.3 非汉语背景学生汉字认知特点和汉字教学原则第34-37页
            2.1.3.1 非汉语背景学生对汉字功能的认知特点第34-35页
            2.1.3.2 非汉语背景儿童汉字教学原则第35-37页
    2.2 汉字的认写分开原则及中文学校汉字教学安排第37-44页
        2.2.1 遵循汉字认写分开原则的原因第37-40页
            2.2.1.1 由汉字认写心理过程决定第37-39页
            2.2.1.2 由中文学校的课时决定第39页
            2.2.1.3 由儿童生理特点决定第39-40页
            2.2.1.4 与美国小学生英文学习方法一致第40页
        2.2.2 基于认写分开原则的汉字教学安排第40-44页
            2.2.2.1 国内对外汉语教学处理汉字教学中“文”“语”矛盾的方法第40-41页
            2.2.2.2 美国中文学校根据汉字认写分开安排教学的建议第41-44页
                2.2.2.2.1 认字环节第42-43页
                2.2.2.2.2 写字环节第43-44页
    2.3 汉字字音教学音形同步,拼音延迟的原则第44-47页
        2.3.1 拼音对国内小学生和美国中文学校学生字形认知的影响不同第44-45页
            2.3.1.1 拼音对国内小学生字形认知的影响第44页
            2.3.1.2 拼音对美国中文学校儿童字形认知的影响第44-45页
        2.3.2 中文学校汉字教学形音同步,拼音延迟的原则第45-46页
        2.3.3 拼音的引进第46-47页
第三章 美国中文学校学生汉字偏误类型及教学方法第47-57页
    3.1 美国中文学校学生常见汉字偏误第47-50页
        3.1.1 笔画偏误第47-48页
        3.1.2 部件偏误第48-50页
        3.1.3 整字偏误第50页
    3.2 适合中文学校学生的汉字教学方法第50-57页
        3.2.1 笔画与笔顺教学第51-53页
            3.2.1.1 笔画与笔顺教学的重要性第51-52页
            3.2.1.2 笔画笔顺与基础字教学第52页
            3.2.1.3 笔画与笔顺教学方法第52-53页
        3.2.2 部件教学第53-56页
            3.2.2.1 部件教学的可行性第53-54页
            3.2.2.2 部件教学的重点第54-55页
            3.2.2.3 部件教学方法第55-56页
        3.2.3 汉字语境教学和方法第56-57页
第四章 美国中文学校汉字教学课堂及课外活动第57-67页
    4.1 汉字教学的课堂活动第57-63页
        4.1.1 笔画与笔顺教学的课堂活动第57-58页
        4.1.2 部件教学的课堂活动第58-60页
        4.1.3 其它汉字教学课堂活动第60-63页
    4.2 汉字教学的课外活动第63-67页
        4.2.1 “看-说-盖-写-查”五步认字写字第64页
        4.2.2 制作project学用汉字第64-66页
        4.2.3 写阅读日志(Reading Logs)学用汉字第66-67页
结语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汉语获取类动词研究
下一篇:探究小组写作任务中言语活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