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教学法、教学工作论文

现代汉语获取类动词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7页
    0.1 选题理由及研究意义第7-8页
    0.2 相关研究现状第8-12页
        0.2.1 动词小类的研究概况第8-10页
        0.2.2 汉语获取类动词的研究概况第10-12页
    0.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第12-16页
        0.3.1 获取类动词的界定、范围和分类第12-15页
        0.3.2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5-16页
    0.4 语料来源及标注说明第16-17页
第一章 汉语获取类动词的用法考察第17-52页
    1.1 汉语获取类动词的高频搭配第18-22页
        1.1.1 动词“得到”的高频搭配第18-19页
        1.1.2 动词“获得”的高频搭配第19页
        1.1.3 动词“获取”的高频搭配第19-20页
        1.1.4 动词“取得”的高频搭配第20页
        1.1.5 动词“收获”的高频搭配第20-21页
        1.1.6 动词“接收”的高频搭配第21页
        1.1.7 动词“收到”的高频搭配第21-22页
    1.2 获取类动词的类联接第22-47页
        1.2.1 动词“得到”的类联接第22-26页
        1.2.2 动词“获得”的类联接第26-29页
        1.2.3 动词“获取”的类联接第29-33页
        1.2.4 动词“取得”的类联接第33-36页
        1.2.5 动词“收获”的类联接第36-40页
        1.2.6 动词“接收”的类联接第40-44页
        1.2.7 动词“收到”的类联接第44-47页
    1.3 本章小结第47-52页
第二章 现代汉语获取类动词语义研究第52-76页
    2.1 获取类动词语义特征第52-64页
        2.1.1 “得到”的语义特征第53-55页
        2.1.2 “获得”的语义特征第55-56页
        2.1.3 “取得”的语义特征第56-58页
        2.1.4 “获取”的语义特征第58-60页
        2.1.5 “收获”的语义特征第60-61页
        2.1.6 “接收”的语义特征第61-63页
        2.1.7 “收到”的语义特征第63-64页
    2.2 获取类动词宾语的语义类别第64-73页
        2.2.1 “得到”宾语的语义类别第65-67页
        2.2.2 “获得”宾语的语义类别第67-68页
        2.2.3 “取得”宾语的语义类别第68-69页
        2.2.4 “获取”宾语的语义类别第69-70页
        2.2.5 “收获”宾语的语义类别第70-71页
        2.2.6 “接收”宾语的语义类别第71-72页
        2.2.7 “收到”宾语的语义类别第72-73页
    2.3 本章小结第73-76页
第三章 现代汉语获取类动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第76-90页
    3.1 获取类动词的词典释义分析第76-79页
        3.1.1 获取类动词词典释义第76-77页
        3.1.2 获取类动词释义补充第77-79页
    3.2 获取类动词的偏误分析第79-87页
        3.2.1 获取类动词偏误分类第79-84页
        3.2.2 获取类动词偏误成因第84-87页
    3.3 获取类动词的教学建议第87-90页
        3.3.1 对教材和工具书的建议第87-88页
        3.3.2 对获取类动词教学建议第88-90页
结论第90-92页
参考文献第92-96页
致谢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语与约鲁巴语结果补语比较和教学研究
下一篇:美国中文学校汉字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