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教学法、教学工作论文

论“寓教于乐”(FL)的方式在汉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8-12页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对象第8-9页
    1.2 文献综述第9-10页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意义第10-12页
        1.3.1 研究的思路第10页
        1.3.2 研究的方法第10-11页
        1.3.3 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第2章 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第12-19页
    2.1 寓教于乐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及特点第12-14页
        2.1.1 寓教于乐的理论基础第12页
        2.1.2 寓教于乐的特点第12-14页
    2.2 乐趣与创造力是重要因素第14-15页
        2.2.1 寓教于乐的意义及要求第14-15页
        2.2.2 乐趣与创造力是重要因素第15页
    2.3 寓教于乐教学的方法步骤与要求第15-16页
    2.4 评估标准第16-17页
    2.5 反思与评价结果第17-19页
        2.5.1 教学中的障碍第17页
        2.5.2 处理工作第17-19页
第3章 望加锡Poltekpar大学的教学实施与效果调查第19-45页
    3.1 设计的教学实施 1 :“生日”话题(口语)第20-24页
    3.2 教学实施的设计 2 :“打招呼”(综合课)第24-27页
    3.3 设计的教学实施 3 :“我的家”(综合课)第27-30页
    3.4 教学实施的设计 4 :中文歌曲(综合课)第30-34页
    3.5 教学实施的设计 5 :中文歌曲(综合课)第34-36页
    3.6 学习实施的设计 6 :汉字书写第36-39页
    3.7 学习实施的设计 7 :“家居用品”词汇(综合课)第39-41页
    3.8 学习实施的设计 8 :“蔬菜”(综合课)第41-45页
第4章 教学情况调查第45-67页
    4.1 上述8次课的教学时间第45-51页
    4.2 上述8次课的教学效果分析第51-58页
    4.3 教学中的障碍与克服的对策第58-59页
    4.4 本文的反思与评价结果第59-60页
        4.4.1 教学中的障碍第59-60页
        4.4.2 应对策略第60页
    4.5 望加锡POLETKPAR大学第60-62页
    4.6 中文文学研究第62-63页
    4.7 在望加锡POLETKPAR大学学汉语第63页
    4.8 语言教学阶段第63-65页
        4.8.1 动机第64页
        4.8.2 对主题事项的注意第64页
        4.8.3 收到和给予第64页
        4.8.4 温故知新第64页
        4.8.5 概括第64-65页
        4.8.6 进行练习和反馈第65页
    4.9 教学结果类别第65-67页
第5章 结论第67-69页
    5.1 结论第67页
    5.2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第67页
    5.3 建议第67-69页
致谢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印尼留学生习得动词趋向补语“来/去”偏误分析
下一篇:现代汉语双音节词的轻重音与对外汉语教学--以印尼学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