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射流表面减阻特性及减阻机理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减阻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仿生非光滑表面减阻技术 | 第10-11页 |
·柔性表面减阻技术 | 第11-12页 |
·表面涂层减阻技术 | 第12页 |
·微气泡减阻技术 | 第12-13页 |
·聚合物减阻技术 | 第13页 |
·大涡破碎减阻技术 | 第13-14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仿生模型设计及数值计算方法 | 第15-29页 |
·仿生射流表面的生物原型 | 第15-16页 |
·仿生射流表面模型的设计 | 第16-18页 |
·模型单元宽度和厚度的选择原则 | 第18页 |
·射流方向角和出口孔径的选择原则 | 第18页 |
·外界流场速度和射流速度的选择原则 | 第18页 |
·计算域的建立及网格划分 | 第18-21页 |
·计算域的建立 | 第19-20页 |
·网格划分 | 第20-21页 |
·数值模拟方法 | 第21-26页 |
·控制方程 | 第23-24页 |
·湍流模型 | 第24-26页 |
·减阻节能的评价方法 | 第26-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模型参数对减阻特性的影响研究 | 第29-40页 |
·不同射流出口孔径仿生模型的减阻特性 | 第29-35页 |
·不同射流出口孔径仿生模型的粘性阻力 | 第31-32页 |
·不同射流出口孔径仿生模型的压差阻力 | 第32-33页 |
·不同射流出口孔径仿生模型的减阻率 | 第33-34页 |
·不同射流出口孔径仿生模型的单位射流流量减阻率 | 第34-35页 |
·不同射流方向仿生模型的减阻特性 | 第35-39页 |
·不同射流方向仿生模型的粘性阻力 | 第37页 |
·不同射流方向仿生模型的压差阻力 | 第37-38页 |
·不同射流方向仿生模型的减阻率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主流场速度对减阻节能特性的影响研究 | 第40-50页 |
·不同主流场速度条件下仿生模型的减阻特性 | 第40-47页 |
·不同主流场速度条件下仿生模型的粘性阻力 | 第41-43页 |
·不同主流场速度条件下仿生模型的压差阻力 | 第43页 |
·不同主流场速度条件下仿生模型的减阻率 | 第43-47页 |
·不同主流场速度时减阻率与射流速度关系模型 | 第47页 |
·不同主流场速度条件下仿生模型的节能特性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仿生射流表面的减阻机理研究 | 第50-71页 |
·仿生射流表面的减阻机理 | 第50-58页 |
·阻力分量分析 | 第50-51页 |
·壁面剪应力分析 | 第51-53页 |
·流场静压分析 | 第53-54页 |
·速度场分析 | 第54-58页 |
·射流出口孔径对减阻效果的影响机理 | 第58-62页 |
·壁面剪应力分析 | 第58-60页 |
·流场静压分析 | 第60页 |
·速度场分析 | 第60-62页 |
·射流角度对减阻效果的影响机理 | 第62-66页 |
·壁面剪应力分析 | 第62-63页 |
·流场静压分析 | 第63-64页 |
·速度场分析 | 第64-66页 |
·主流场速度对减阻效果的影响机理 | 第66-70页 |
·壁面剪应力分析 | 第66页 |
·流场静压分析 | 第66-68页 |
·速度场分析 | 第68-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