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留学生习得介词“给”的偏误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第二章 介词“给”的用法 | 第12-25页 |
第一节 介词“给”位于动词后 | 第13-18页 |
一、介词“给”直接位于动词后 | 第13-16页 |
二、介词“给”位于动词和间接宾语后 | 第16-18页 |
第二节 介词“给”位于动词前 | 第18-25页 |
一、引出给予的对象 | 第19-21页 |
二、引出受益的对象 | 第21-22页 |
三、引出受损的对象 | 第22页 |
四、引出表达的对象 | 第22-23页 |
五、引出动作行为的主体和客体 | 第23-25页 |
第三章 韩国留学生使用“给”的偏误分析 | 第25-38页 |
第一节 韩国学习者使用“给”的偏误类型 | 第25-31页 |
一、混用偏误 | 第25-28页 |
二、添加偏误 | 第28-29页 |
三、遗漏偏误 | 第29-31页 |
第二节 韩国留学生使用“给”的偏误原因分析 | 第31-38页 |
一、母语的负迁移 | 第31-35页 |
二、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 | 第35-37页 |
三、对话引起的偏误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教学建议 | 第38-41页 |
第一节 运用对比法进行教学 | 第38-39页 |
一、词汇方面的对比 | 第38页 |
二、句型方面的对比 | 第38-39页 |
三、错误句子和正确句子对比 | 第39页 |
第二节 分阶段进行教学 | 第39-40页 |
一、学生方面 | 第39页 |
二、偏误方面 | 第39-40页 |
第三节 提高教师自身水平 | 第40-4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后记 | 第44-45页 |
个人简历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