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汉办汉语课堂教学示范视频研究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一、选题缘起 | 第10-11页 |
二、研究价值 | 第11-12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一)对外汉语教学视频研究现状 | 第13页 |
(二)国际汉语教师师资培训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三)网络教学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一)文献搜集法 | 第16页 |
(二)归纳分析法 | 第16-17页 |
(三)对比分析法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示范课视频教学流程的特点分析 | 第18-35页 |
一、导入新课的特点 | 第18-22页 |
(一)导入的作用受到重视 | 第18-19页 |
(二)导入的方式类型多样 | 第19-21页 |
(三)导入的时长差异较大 | 第21-22页 |
二、生词讲解的特点 | 第22-26页 |
(一)教学步骤相对灵活 | 第23-24页 |
(二)教学方法创新多样 | 第24-25页 |
(三)讲解过程特色突出 | 第25-26页 |
三、课文讲解的特点 | 第26-30页 |
(一)课文的重视度差异较大 | 第27-28页 |
(二)课文的讲练形式灵活多样 | 第28-30页 |
四、语法讲解的特点 | 第30-32页 |
(一)注重语言点的隐性讲解 | 第30-31页 |
(二)注重语言点的通俗化呈现 | 第31-32页 |
(三)注重语言点的练习及复现 | 第32页 |
五、课堂练习特点 | 第32-35页 |
(一)练习的位置相对灵活 | 第33页 |
(二)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 | 第33-34页 |
(三)兼顾知识性与交际性 | 第34-35页 |
第三章 示范课视频中相关教学要素分析 | 第35-47页 |
一、教学施授者 | 第35-42页 |
(一)教学语言使用方面 | 第35-38页 |
(二)板书设计方面 | 第38-39页 |
(三)非言语手段使用方面 | 第39-42页 |
二、教学接受者 | 第42-43页 |
(一)汉语水平具有层次性 | 第42-43页 |
(二)母语构成具有多样性 | 第43页 |
三、教学手段 | 第43-47页 |
(一)教学用具使用多样化 | 第44-45页 |
(二)多媒体技术运用普遍化 | 第45-46页 |
(三)营造目的语文化环境 | 第46-47页 |
第四章 示范课视频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 第47-52页 |
一、示范课视频的问题 | 第47-49页 |
(一)示范视频选取标准方面 | 第47-48页 |
(二)示范视频选取数量方面 | 第48-49页 |
(三)示范视频课型分布方面 | 第49页 |
(四)示范视频的其他问题 | 第49页 |
二、示范课视频改进策略 | 第49-52页 |
(一)建立规范化的选取机制 | 第49-50页 |
(二)建立多渠道的搜集机制 | 第50页 |
(三)建立常态化的更新机制 | 第50-51页 |
(四)建立均衡化的课型体系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注释 | 第54-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 | 第60-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