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1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对象和内容 | 第10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2章 “是”字句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20页 |
2.1 关于“是”字句的本体研究 | 第11页 |
2.2 汉语教学中“是”字句的研究 | 第11-13页 |
2.3 | 第13-20页 |
2.3.1 调查目的 | 第13页 |
2.3.2 调查方法 | 第13-14页 |
2.3.3 调查对象 | 第14页 |
2.3.4 调查内容 | 第14-15页 |
2.3.5 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15-20页 |
第3章 “是”字句主要偏误类型分析 | 第20-23页 |
3.1 遗漏 | 第20页 |
3.1.1 主语+“是”+名词 | 第20页 |
3.1.2 副词+“是”+名词 | 第20页 |
3.1.3 “是”+形容词+名词 | 第20页 |
3.2 误加 | 第20-21页 |
3.2.1 形容词作谓语不需要“是”字而加上了“是” | 第20-21页 |
3.2.2 句子中有动词了却重复使用“是” | 第21页 |
3.2.3 句中原本不需要使用“是”字却加上“是” | 第21页 |
3.3 错序 | 第21-23页 |
3.3.1 “是”+名词/代词 | 第21页 |
3.3.2 名词/代词+“是” | 第21-22页 |
3.3.3 副词+“是” | 第22-23页 |
第4章 “是”字句偏误原因分析 | 第23-28页 |
4.1 母语负迁移 | 第23页 |
4.2 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 第23-25页 |
4.3 文化因素的负迁移 | 第25页 |
4.4 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 | 第25-28页 |
4.4.1 学习环境的影响 | 第26页 |
4.4.2 教材的影响 | 第26-27页 |
4.4.3 教学方法的影响 | 第27-28页 |
第5章 “是”字句教学对策 | 第28-32页 |
5.1 苏丹学生在使用汉语方面的特点 | 第28-29页 |
5.2 苏丹学生使用“是”字句的特点 | 第29页 |
5.3 注意“是”字句难度和教学顺序 | 第29-30页 |
5.4 针对不同类型“是”字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 第30-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附录 | 第34-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