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3 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2-14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5 语料来源 | 第15-16页 |
第2章 汉语和修纳语“的”分析 | 第16-26页 |
2.1 错序偏误 | 第18-19页 |
2.2 混合型偏误 | 第19-21页 |
2.3 遗漏偏误 | 第21-23页 |
2.4 冗余偏误 | 第23-26页 |
第3章 偏误原因分析 | 第26-34页 |
3.1 汉语“的”本身的复杂性 | 第26页 |
3.2 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影响 | 第26-27页 |
3.3 目的语负迁移产生的偏误 | 第27-29页 |
3.4 受母语语法影响 | 第29-31页 |
3.5 教学中重视汉语“的”不足 | 第31-32页 |
3.6 教材的缺陷产生偏误 | 第32-34页 |
第4章 汉语“的”教学策略 | 第34-38页 |
4.1 教学观点的改进 | 第34-35页 |
4.2 对比教学 | 第35-37页 |
4.3 针对性教学 | 第37页 |
4.4 改进教材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附录 | 第41-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