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理论对商务汉语的启示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 一、本课题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 第8-10页 |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 三、研究重点及可能遇到的困难 | 第13-14页 |
| 四、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14页 |
| 五、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ESP主要理论 | 第15-22页 |
| 一、ESP的概念 | 第15-16页 |
| 二、ESP理论中的需求分析理论 | 第16-17页 |
| 三、ESP教学师资理论 | 第17-18页 |
| 四、ESP教材理论 | 第18-19页 |
| 五、ESP教学理论 | 第19-20页 |
| 六、ESP测试理论 | 第20-22页 |
| 第三章 商务汉语的基本状况和主要问题 | 第22-29页 |
| 第一节 商务汉语的概念以及与普通汉语的关系 | 第22-23页 |
| 第二节 商务汉语教学现状及主要问题 | 第23-25页 |
| 第三节 商务汉语考试(BCT) | 第25-29页 |
| 第四章 ESP理论对商务汉语的启示 | 第29-48页 |
| 第一节 ESP中需求分析理论对商务汉语的指导 | 第29-30页 |
| 第二节 ESP理论指导下的商务汉语总体设计 | 第30-35页 |
| 第三节 ESP理论指导下的商务汉语教材的编制 | 第35-38页 |
| 第四节 ESP理论指导下的商务汉语教师 | 第38-39页 |
| 第五节 ESP理论指导下的商务汉语教学 | 第39-44页 |
| 第六节 ESP对商务汉语考核评估的启示 | 第44-48页 |
| 第五章 结语 | 第48-50页 |
| 附录一 | 第50-53页 |
| 附录二 | 第53-55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