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2.1 大米分类鉴别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大米淀粉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电化学技术在食品领域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基于交流阻抗法的糊化米粉分散体电特性研究 | 第19-34页 |
2.1 试验原理 | 第19-20页 |
2.1.1 电化学反应 | 第19-20页 |
2.1.2 交流阻抗法 | 第20页 |
2.2 试验样品的选择 | 第20-21页 |
2.3 试验样品预处理 | 第21-23页 |
2.3.1 试验仪器与设备 | 第21页 |
2.3.2 试验方法 | 第21-23页 |
2.3.3 测定结果 | 第23页 |
2.4 交流阻抗试验 | 第23-24页 |
2.4.1 电极的活化 | 第23-24页 |
2.4.2 试验样品的糊化 | 第24页 |
2.4.3 交流阻抗试验过程 | 第24页 |
2.5 试验结果分析 | 第24-27页 |
2.6 等效电路模拟 | 第27-33页 |
2.6.1 模拟理论简析 | 第27-28页 |
2.6.2 模拟结果分析 | 第28-30页 |
2.6.3 模拟效果评价 | 第30-33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基于循环伏安法的糊化米粉分散体电特性研究 | 第34-43页 |
3.1 循环伏安法 | 第34-35页 |
3.2 循环伏安试验 | 第35页 |
3.2.1 电极的活化 | 第35页 |
3.2.2 试验样品的糊化 | 第35页 |
3.2.3 循环伏安试验过程 | 第35页 |
3.3 伏安特性曲线分析 | 第35-37页 |
3.4 糊化时间对糊化体系电氧化的影响 | 第37-39页 |
3.5 糊化浓度对糊化体系电氧化的影响 | 第39-40页 |
3.6 扫描速率对糊化体系电氧化的影响 | 第40-41页 |
3.7 扫描圈数对糊化体系电氧化的影响 | 第41-42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基于淀粉含量和电特性的大米样品分类鉴别 | 第43-57页 |
4.1 基于淀粉含量的米样分类鉴别 | 第43-46页 |
4.1.1 直链、支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 第43-45页 |
4.1.2 大米样品的聚类分析 | 第45-46页 |
4.2 基于电特性的米样分类鉴别 | 第46-50页 |
4.2.1 Fisher判别 | 第47页 |
4.2.2 判别结果分析 | 第47-50页 |
4.3 基于主因子得分的米样分类鉴别 | 第50-56页 |
4.3.1 基于电特性参数的因子分析 | 第50-53页 |
4.3.2 Fisher分类判别 | 第53-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基于石墨烯修饰电极的糊化米粉分散体电特性初探 | 第57-63页 |
5.1 石墨烯材料及应用 | 第57页 |
5.2 石墨烯修饰铂电极的制备 | 第57-60页 |
5.2.1 材料及设备 | 第57-58页 |
5.2.2 氧化石墨的制备 | 第58-59页 |
5.2.3 氧化石墨烯溶液的制备 | 第59页 |
5.2.4 铂电极的电化学修饰 | 第59-60页 |
5.3 修饰电极的表征 | 第60-61页 |
5.4 修饰电极的阻抗特性 | 第61-62页 |
5.5 修饰电极重复性 | 第6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3-65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3-64页 |
6.2 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