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酿造工业论文--各种酒及其制造论文--黄酒、清酒论文

液体曲黄酒酿造工艺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10-18页
    1.1 黄酒酿造用曲的概述第10-13页
        1.1.1 麦曲第10-11页
        1.1.2 红曲第11-12页
        1.1.3 液体曲第12-13页
        1.1.4 液体曲酒母第13页
    1.2 酶法液化第13-14页
    1.3 黄酒中的挥发性香味物质的概述第14-15页
        1.3.1 黄酒中的主要香气成分的来源第14页
        1.3.2 黄酒中的香气成分的检测技术第14-15页
    1.4 黄酒中的游离氨基酸的概述第15-16页
    1.5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第16-18页
        1.5.1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第16-17页
        1.5.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7-18页
第2章 液体曲制作工艺优化第18-29页
    2.1 引言第18页
    2.2 实验材料第18-20页
        2.2.1 实验材料第18-19页
        2.2.2 主要试剂第19页
        2.2.3 主要仪器第19-20页
    2.3 实验方法第20-22页
        2.3.1 霉菌液态种子液的制作第20页
        2.3.2 液体制曲工艺第20页
        2.3.3 液体制曲的单因素试验设计第20-21页
        2.3.4 液体制曲的正交试验设计第21页
        2.3.5 液体曲的糖化力检测第21-22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22-28页
        2.4.1 液体曲制作单因素实验结果第23-26页
        2.4.2 液体曲制作工艺优化正交试验第26-28页
    2.5 结论第28-29页
第3章 液体曲酒母制作工艺研究第29-42页
    3.1 引言第29页
    3.2 材料与试剂第29-31页
        3.2.1 实验材料第29-30页
        3.2.2 实验试剂第30-31页
        3.2.3 主要仪器第31页
    3.3 实验方法第31-34页
        3.3.1 霉菌液态种子液的制作第31页
        3.3.2 酵母液态种子液的制作第31页
        3.3.3 液体曲酒母制作工艺第31-32页
        3.3.4 液体曲酒母优化的单因素试验设计第32页
        3.3.5 液体曲酒母优化的正交试验设计第32-33页
        3.3.6 液体曲酒母的糖化力检测第33-34页
        3.3.7 液体曲酒母的发酵力检测第34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34-40页
        3.4.1 液体曲酒母优化单因素试验结果第34-38页
        3.4.2 液体曲酒母制作工艺优化的正交试验第38-40页
    3.5 结论第40-42页
第4章 液体曲黄酒酿造工艺的研究第42-54页
    4.1 引言第42页
    4.2 材料与试剂第42-43页
        4.2.1 实验材料第42-43页
        4.2.2 主要试剂第43页
        4.2.3 主要仪器第43页
    4.3 实验方法第43-45页
        4.3.1 黄酒酿造工艺第43-44页
        4.3.2 液体曲黄酒酿造工艺优化第44页
        4.3.3 感官质量评分标准第44-45页
    4.4 结果与分析第45-53页
        4.4.1 单因素试验第45-51页
        4.4.2 正交试验结果第51-53页
    4.5 结论第53-54页
第5章 实验室小试黄酒酿造第54-63页
    5.1 引言第54页
    5.2 材料与试剂第54-56页
        5.2.1 实验材料第54-55页
        5.2.2 主要试剂第55页
        5.2.3 主要仪器第55-56页
    5.3 实验方法第56-57页
        5.3.1 液体曲替代固体曲发酵试验第56页
        5.3.2 液体曲酒母替代固体曲发酵试验第56页
        5.3.3 传统固体曲发酵试验第56页
        5.3.4 发酵结果检测方法第56-57页
    5.4 结果与分析第57-62页
        5.4.1 理化指标的比较第57-58页
        5.4.2 挥发性香味物质的比较第58-62页
    5.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6页
    6.1 结论第63-64页
    6.2 创新点第64-65页
    6.3 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致谢第70-71页
发表论文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府网络舆情危机管理的对策研究--基于政府、网络媒体、社会公众三者互动视角
下一篇: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的模式比较及政策建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