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收入与分配论文

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的模式比较及政策建议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的背景第9页
    1.2 研究的意义第9-10页
    1.3 研究进展及评析第10-13页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0-11页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第11-12页
        1.3.3 研究评析第12-13页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13-14页
        1.4.1 研究目标第13页
        1.4.2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5 研究方法与路线第14-15页
        1.5.1 研究方法第14页
        1.5.2 技术路线第14-15页
    1.6 创新与不足第15-16页
        1.6.1 创新之处第15页
        1.6.2 不足之处第15-16页
2 核心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阐述第16-20页
    2.1 核心概念界定第16-17页
        2.1.1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第16页
        2.1.2 精准扶贫第16-17页
    2.2 相关理论基础阐述第17-20页
        2.2.1 区域经济理论第17-18页
        2.2.2 空间资本理论第18页
        2.2.3 社会资本理论第18-20页
3 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实施精准扶贫模式的典型经验第20-27页
    3.1 旅游精准扶贫模式——大别山区安徽省六安市第20-22页
    3.2 金融精准扶贫模式——武陵山区湖南省张家界市第22-24页
    3.3 易地搬迁精准扶贫模式——秦巴山区四川省苍溪县第24-27页
4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模式的比较分析第27-31页
    4.1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模式的比较第27-29页
        4.1.1 实施条件比较第27页
        4.1.2 主要路径比较第27-28页
        4.1.3 困难性比较第28页
        4.1.4 扶贫成效比较第28-29页
    4.2 分析与总结第29-31页
        4.2.1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模式比较的分析第29-30页
        4.2.2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实施精准扶贫模式存在的问题第30-31页
5 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实施精准扶贫的政策建议第31-38页
    5.1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实施精准扶贫的模式选择原则第31-32页
        5.1.1 不断创新精准扶贫模式,提高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成效第31-32页
        5.1.2 尊重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因地制宜选择精准扶贫模式第32页
    5.2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实施精准扶贫的具体政策体系第32-35页
        5.2.1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扶贫开发的制度第32-33页
        5.2.2 合理规划开发扶贫项目,提高贫困地区的造血能力第33-34页
        5.2.3 做好精准扶贫的操作工作,精准化地解决贫困难题第34页
        5.2.4 积极培育贫困地区优势产业,推动产业不断发展第34-35页
        5.2.5 拓宽农村教育培训的路径,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第35页
    5.3 提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政策效果的机制保障第35-38页
        5.3.1 建立精细化的工作流程机制第35-36页
        5.3.2 完善合作共赢的协商共享机制第36页
        5.3.3 开发科学合理的资源整合机制第36-37页
        5.3.4 筑建系统化的成果巩固机制第37-38页
6 结论与展望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3页
致谢第43-44页
作者简介第44-47页
导师简历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液体曲黄酒酿造工艺研究
下一篇:现役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承载能力检测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