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教学法、教学工作论文

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介词框架“对/就……来说”习得与教学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9-15页
    0.1 选题缘由及研究内容第9-10页
        0.1.1 选题缘由第9页
        0.1.2 研究内容第9-10页
    0.2 相关研究综述第10-13页
        0.2.1 介词研究综述第10-11页
        0.2.2 介词框架研究综述第11-12页
        0.2.3 “对/就……来说”研究综述第12-13页
    0.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14页
        0.3.1 研究目的第13页
        0.3.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0.3.3 创新之处第14页
    0.4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14-15页
        0.4.1 研究方法第14页
        0.4.2 语料来源第14-15页
1 介词框架“对/就……来说”的描写与对比分析第15-26页
    1.1 介词框架“对/就……来说”的描写第15-19页
        1.1.1 句法情况第15-16页
        1.1.2 语义情况第16-17页
        1.1.3 语用情况第17-18页
        1.1.4 隐现机制第18-19页
        1.1.5 小结第19页
    1.2 介词框架“对/就……来说”的对比分析第19-23页
        1.2.1 “对/就……来说”句法、语义、语用和隐现机制的对比分析第19-21页
        1.2.2 “对”“就”的介引功能和介引成分的对比分析第21-23页
    1.3 介词框架“对/就……来说”与英语对应结构的对比分析第23-26页
        1.3.1 “对/就……来说”在英语中相应的介词及介词短语形式第23-24页
        1.3.2 对比分析“对/就……来说”与英语充当句法成分上的差异第24-26页
2 介词框架的偏误分析第26-33页
    2.1 介词框架偏误类型分析第26-28页
        2.1.1 遗漏第26-27页
        2.1.2 误加第27页
        2.1.3 误代第27-28页
    2.2 介词框架偏误原因分析第28-33页
        2.2.1 母语负迁移第28页
        2.2.2 教师知识积累及教学方法因素第28-30页
        2.2.3 学生采取回避策略第30页
        2.2.4 教材因素第30-33页
3 针对英语母语学习者的教学策略第33-37页
    3.1 教师讲解授课策略第33-34页
        3.1.1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第33页
        3.1.2 了解英汉介词框架差异,避免产生负迁移第33页
        3.1.3 选用直观手段理解“对/就……来说”的语义第33-34页
        3.1.4 设置语境分析“对/就……来说”的语用第34页
    3.2 教材编写建议第34-37页
        3.2.1 教材按“对/就……来说”习得顺序编排语法第34页
        3.2.2 选择科学规范的语法注释第34-35页
        3.2.3 练习的设置要有针对性第35-36页
        3.2.4 编写适用的教师参考书第36-37页
结语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致谢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境心理因素在韩国高中汉语教学中的利用与研究
下一篇:反问句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