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环境心理因素在韩国高中汉语教学中的利用与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4页
    0.1 研究目的第9-10页
    0.2 研究意义第10页
    0.3 研究方法第10-11页
        0.3.1 描述与对比分析法第10页
        0.3.2 定量分析法第10-11页
    0.4 研究综述第11-14页
        0.4.1 国外关于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研究第11-12页
        0.4.2 国内关于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研究第12-14页
1 环境心理学概述及本文研究视角第14-17页
    1.1 环境心理学概述第14-15页
    1.2 教学中的环境心理因素第15页
    1.3 韩国高中汉语教学中的环境心理因素考量第15-16页
    1.4 本文讨论的环境心理学因素第16-17页
2 汉语教学中噪音因素向乐音因素的有益转化第17-25页
    2.1 教师声音中不规范因素所引起的噪音第17-19页
    2.2 学生声音中不规范因素所引起的噪音第19-21页
    2.3 “噪音”转变为“乐音”的合理方法第21-25页
        2.3.1 提高教师普通话水平,输出准确实用的汉语第21-22页
        2.3.2 完善课堂管理,形成良好教学氛围第22-23页
        2.3.3 善用有声多媒体,提供学生感兴趣的课堂声音第23-25页
3 韩国高中汉语教学环境中拥挤因素的改进第25-29页
    3.1 掌控授课节奏,避免课时拥挤第25-26页
    3.2 合理安排座位,改善空间拥挤第26-28页
    3.3 合理布置教室,优化学习环境第28-29页
4 韩国高中生个体心理环境的表现和良性引导第29-33页
    4.1 韩国高中生个体心理环境的表现第29-30页
        4.1.1 青春期萌发与学习关注度的变化第29-30页
        4.1.2 外界压迫感与学习心理的不稳定性第30页
    4.2 对学生个体心理环境的关注和理解第30-33页
        4.2.1 全面考核学生能力的评价方式的采用第30-31页
        4.2.2 对学生成绩隐私的保护第31页
        4.2.3 对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的引导第31-33页
5 环境心理因素在汉语教学中的运用实证——以韩国光州明进高中为例第33-36页
    5.1 噪音因素的有益转化提高汉语教学质量第33-34页
    5.2 拥挤因素的合理调整塑造汉语教学良好环境第34页
    5.3 对个体心理环境因素的重视拉近学生与汉语的距离第34-36页
结语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致谢第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初级阶段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介词框架“对/就……来说”习得与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