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米黄酒酿造新技术及功能成分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0页 |
·黄酒 | 第12-13页 |
·黍米黄酒 | 第13-15页 |
·糖化菌在黄酒中的应用 | 第15页 |
·酶制剂在黄酒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黄酒中功能成分和风味物质的研究 | 第16-19页 |
·生物活性肽 | 第16-17页 |
·低聚糖 | 第17-18页 |
·多酚类 | 第18页 |
·r-氨基丁酸 | 第18页 |
·风味物质 | 第18-19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章 酒曲中优良黄曲霉菌种的选育 | 第20-32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20-21页 |
·材料 | 第20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20-21页 |
·实验方法 | 第21-25页 |
·培养基 | 第21-22页 |
·筛选方法 | 第22页 |
·菌株鉴定 | 第22页 |
·产毒分析 | 第22页 |
·黄曲霉产酶条件的研究 | 第22-2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5-30页 |
·平板筛选结果 | 第25页 |
·菌落形态观察 | 第25-26页 |
·基因序列 | 第26-27页 |
·产毒分析结果 | 第27页 |
·产酶能力优化结果 | 第27-30页 |
·结论 | 第30-32页 |
第三章 黍米焙炒前后理化性质研究 | 第32-41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32-34页 |
·试验材料 | 第32页 |
·试验试剂 | 第32-33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3-34页 |
·方法 | 第34-35页 |
·黍米淀粉的制备 | 第34页 |
·淀粉颗粒结构研究 | 第34页 |
·淀粉糊特性 | 第34-35页 |
·黍米淀粉理化性质的变化 | 第35-40页 |
·淀粉颗粒的显微镜观察和电镜扫描观察对比 | 第35-37页 |
·淀粉糊特性的变化 | 第37-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第四章 黍米黄酒和小米黄酒生产工艺研究 | 第41-64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41页 |
·试验方法 | 第41-43页 |
·还原糖的测定 | 第41-42页 |
·酒度的测定方法 | 第42页 |
·总酸的测定 | 第42-43页 |
·液化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43-44页 |
·不同 α-淀粉酶添加量对液化结果的影响 | 第43-44页 |
·不同液化温度对液化结果的影响 | 第44页 |
·不同液化时间对液化结果的影响 | 第44页 |
·不同 pH 对液化结果的影响 | 第44页 |
·正交试验 | 第44页 |
·液化结果 | 第44-49页 |
·α-淀粉酶对黍米和小米液化结果的影响 | 第44-45页 |
·温度对黍米和小米液化结果的影响 | 第45页 |
·时间对黍米和小米液化结果的影响 | 第45-46页 |
·pH 对黍米和小米液化结果的影响 | 第46页 |
·正交试验设计与分析 | 第46-49页 |
·糖化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49-50页 |
·不同糖化酶添加量对糖化结果的影响 | 第49页 |
·不同糖化温度对糖化结果的影响 | 第49页 |
·不同糖化时间对糖化结果的影响 | 第49页 |
·不同 pH 对糖化结果的影响 | 第49-50页 |
·正交试验 | 第50页 |
·糖化过程优化结果 | 第50-55页 |
·糖化酶添加量对黍米和小米糖化结果的影响 | 第50页 |
·温度对黍米和小米糖化结果的影响 | 第50-51页 |
·时间对黍米和小米糖化结果的影响 | 第51-52页 |
·pH 对黍米和小米糖化结果的影响 | 第52页 |
·正交试验设计与分析 | 第52-55页 |
·双酶法发酵参数的确定 | 第55-56页 |
·不同蒸米时间对酒质的影响 | 第55页 |
·不同发酵时间对酒质的影响 | 第55页 |
·不同发酵温度对酒质的影响 | 第55页 |
·酿酒酵母不同添加量对酒质的影响 | 第55-56页 |
·正交试验 | 第56页 |
·发酵工艺参数结果 | 第56-62页 |
·蒸米时间对黍米和小米发酵结果的影响 | 第56页 |
·发酵时间对发酵结果的影响 | 第56-57页 |
·发酵温度对发酵结果的影响 | 第57-58页 |
·酵母添加量对发酵结果的影响 | 第58页 |
·正交试验设计与分析 | 第58-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第五章 传统黍米黄酒与新工艺黄酒功能成分的对比 | 第64-71页 |
·材料 | 第64页 |
·实验方法 | 第6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4-70页 |
·18 种氨基酸含量结果与分析 | 第64-66页 |
·功能性成分分析 | 第66-67页 |
·黄酒中挥发性风味的分析 | 第67-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第六章 结果与讨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个人简历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