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种荞麦淀粉特性的研究及面制品开发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4页 |
·荞麦综述 | 第12-16页 |
·荞麦的资源与分布 | 第12-13页 |
·荞麦的营养与功能 | 第13-15页 |
·荞麦的加工开发现状 | 第15-16页 |
·荞麦淀粉综述 | 第16-21页 |
·荞麦淀粉的化学结构 | 第16-17页 |
·荞麦淀粉的颗粒特性 | 第17页 |
·荞麦淀粉的糊化特性 | 第17-18页 |
·荞麦淀粉的溶解性和膨胀特性 | 第18-19页 |
·荞麦淀粉的水解和消化 | 第19页 |
·荞麦淀粉凝胶的脱水收缩性和冻融稳定性 | 第19-20页 |
·荞麦抗性淀粉特性 | 第20-21页 |
·本研究课题的立题背景、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4页 |
·立题背景、研究意义 | 第2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4页 |
第二章 荞麦粉的理化性质 | 第24-38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4-25页 |
·实验材料 | 第24-25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27页 |
·荞麦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 第25-26页 |
·荞麦粉的糊化特性测定 | 第26-2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8页 |
·荞麦直链淀粉的含量 | 第27-30页 |
·荞麦粉的糊化特性 | 第30-38页 |
第三章 荞麦淀粉的理化性质 | 第38-52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38-39页 |
·实验材料 | 第38-39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39页 |
·实验方法 | 第39-41页 |
·荞麦淀粉颗粒特性的测定 | 第39-40页 |
·荞麦淀粉糊化特性的测定 | 第40-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52页 |
·荞麦淀粉的颗粒特性 | 第41-44页 |
·荞麦淀粉的糊化特性 | 第44-52页 |
第四章 荞麦抗性淀粉特性 | 第52-59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52-53页 |
·实验材料 | 第52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52-53页 |
·实验方法 | 第53-55页 |
·荞麦抗性淀粉粒径分布的测定 | 第53页 |
·荞麦抗性淀粉颗粒的平面形态观察 | 第53页 |
·荞麦抗性淀粉颗粒的立体形态观察 | 第53页 |
·荞麦抗性淀粉颗粒结晶性质的测定 | 第53页 |
·荞麦中抗性淀粉含量的测定 | 第53-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5-59页 |
·荞麦抗性淀粉粒径的分布 | 第55-56页 |
·荞麦抗性淀粉颗粒的平面形态 | 第56页 |
·荞麦抗性淀粉颗粒的立体形态 | 第56-57页 |
·荞麦抗性淀粉颗粒的结晶性质 | 第57-58页 |
·荞麦中抗性淀粉的含量 | 第58-59页 |
第五章 荞麦面制品开发 | 第59-74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59-60页 |
·实验材料 | 第59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59-60页 |
·实验方法 | 第60-65页 |
·市售各种面条品质的测定 | 第60-62页 |
·面条制作工艺流程的确定 | 第62-63页 |
·不同配比荞麦粉面条品质的测定 | 第63页 |
·荞麦抗性淀粉添加量的确定 | 第63-64页 |
·面条添加剂最佳复配的确定 | 第64-65页 |
·最佳煮制时间的确定 | 第6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5-74页 |
·市售各种面条质构品质 | 第65-66页 |
·不同配比荞麦粉面条的品质 | 第66-68页 |
·荞麦抗性淀粉的添加量 | 第68-70页 |
·面条添加剂的最佳复配 | 第70-72页 |
·面条煮制时间的确定 | 第72-7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4-78页 |
·荞麦粉理化性质 | 第74页 |
·荞麦直链淀粉含量 | 第74页 |
·荞麦粉的糊化特性 | 第74页 |
·荞麦粉的流变特性 | 第74页 |
·荞麦粉的冻融稳定性 | 第74页 |
·荞麦淀粉的理化性质 | 第74-76页 |
·荞麦淀粉的颗粒特性 | 第74-75页 |
·荞麦淀粉的糊化特性 | 第75-76页 |
·荞麦抗性淀粉特性 | 第76页 |
·荞麦抗性淀粉的颗粒特性 | 第76页 |
·荞麦中抗性淀粉的含量 | 第76页 |
·荞麦面制品开发 | 第76-78页 |
·各种市售面条品质的测定 | 第76页 |
·荞麦粉配比的确定 | 第76页 |
·荞麦抗性淀粉添加量的确定 | 第76-77页 |
·面条改良剂的确定及最佳复配 | 第77页 |
·产品最佳煮制时间的确定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