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粮食加工工业论文--豆类制食品论文--大豆制食品论文

大豆发芽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变化及其异黄酮抑菌、抑制骨髓瘤细胞增殖活性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1-17页
    1.1 大豆概述第11页
    1.2 大豆、豆芽的营养价值与活性成分第11-12页
    1.3 大豆发芽过程中主要营养成分、生物活性物质变异研究进展第12-13页
    1.4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第13-14页
    1.5 研究内容第14-17页
第2章 2种大豆发芽过程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第17-33页
    2.1 引言第17页
    2.2 试验材料与设备第17-18页
        2.2.1 试验材料与试剂第17页
        2.2.2 试验设备第17-18页
    2.3 试验方法第18-21页
        2.3.1 大豆浸泡与发芽第18页
        2.3.2 水分含量测定第18页
        2.3.3 还原糖的测定第18页
        2.3.4 粗脂肪的测定第18-19页
        2.3.5 蛋白质的测定第19页
        2.3.6 氨基酸含量测定第19页
        2.3.7 大豆异黄酮含量测定第19-21页
    2.4 结果与分析第21-31页
        2.4.1 大豆发芽过程中形态的变化第21页
        2.4.2 大豆发芽过程中水分含量的变化第21-22页
        2.4.3 大豆发芽过程中还原糖含量的变化第22-23页
        2.4.4 大豆发芽过程中脂肪含量的变化第23-24页
        2.4.5 大豆发芽过程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第24-27页
        2.4.6 大豆发芽过程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第27-31页
    2.5 小结第31-33页
第3章 大豆芽中大豆异黄酮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工艺研究第33-45页
    3.1 引言第33页
    3.2 试验材料与设备第33-34页
        3.2.1 试验材料与试剂第33页
        3.2.2 试验设备第33-34页
    3.3 试验方法第34-35页
        3.3.1 大豆浸泡与发芽第34页
        3.3.2 样品前处理第34页
        3.3.3 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第34-35页
        3.3.4 大豆异黄酮的检测第35页
        3.3.5 粒度分析与电镜扫描第35页
    3.4 结果与分析第35-43页
        3.4.1 单因素试验第35-39页
        3.4.2 正交试验结果第39-40页
        3.4.3 验证试验与对比试验结果第40页
        3.4.4 不同提取方法处理的豆芽样品粒度分析第40-42页
        3.4.5 不同提取方法处理的豆芽粉末样品电镜扫描分析第42-43页
    3.5 小结第43-45页
第4章 大豆发芽过程中异黄酮组分的含量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第45-51页
    4.1 引言第45页
    4.2 试验材料与设备第45-46页
        4.2.1 试验材料与试剂第45页
        4.2.2 试验设备第45-46页
    4.3 试验方法第46-47页
        4.3.1 大豆浸泡与发芽第46页
        4.3.2 样品前处理第46页
        4.3.3 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第46页
        4.3.4 大豆异黄酮含量测定第46页
        4.3.5 大豆异黄酮抗氧化试验第46-47页
    4.4 结果与分析第47-50页
        4.4.1 大豆发芽过程中4种异黄酮组分含量变化第47-49页
        4.4.2 大豆芽中大豆异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变异第49-50页
    4.5 小结第50-51页
第5章 大豆发芽过程中异黄酮的抑菌活性、抑制骨髓瘤细胞增殖的活性分析第51-63页
    5.1 引言第51页
    5.2 试验材料与设备第51-52页
        5.2.1 试验材料与试剂第51页
        5.2.2 试验菌株、细胞第51-52页
        5.2.3 试验设备第52页
    5.3 试验方法第52-54页
        5.3.1 大豆浸泡与发芽第52页
        5.3.2 样品前处理第52页
        5.3.3 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第52页
        5.3.4 培养基和菌悬液的制备第52-53页
        5.3.5 体外抑菌试验第53-54页
        5.3.6 骨髓瘤细胞的复苏、传代培养与冻存第54页
        5.3.7 大豆异黄酮提取物抑制骨髓瘤细胞增殖活性第54页
    5.4 结果与分析第54-62页
        5.4.1 最小抑菌浓度第54-55页
        5.4.2 抑菌圈第55-56页
        5.4.3 异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曲线的影响第56-57页
        5.4.4 异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可溶性蛋白的影响第57-58页
        5.4.5 异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胞外核酸含量的影响第58-59页
        5.4.6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扫描电镜观察第59-60页
        5.4.7 异黄酮对骨髓瘤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第60-62页
    5.5 小结第62-63页
结论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3页
致谢第73-75页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高压处理对果蔬结构及品质的影响
下一篇:微环境箱式气调对浆果物流品质调控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