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教学法、教学工作论文

马来西亚彭亨大学中华才艺课教学初探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研究目的第10页
    1.3 研究方法第10-11页
        1.3.1 文献分析法第11页
        1.3.2 问卷调查法第11页
        1.3.3 观察法第11页
    1.4 相关研究综述第11-14页
        1.4.1 文化的定义第11页
        1.4.2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第11-12页
        1.4.3 文化类课程设置模式第12页
        1.4.4 中华才艺课教学的研究第12-14页
第2章 彭亨大学中华才艺课教学现状第14-18页
    2.1 彭亨大学中华才艺课开设的背景第14-17页
    2.2 彭亨大学中华才艺教学现状分析第17-18页
        2.2.1 中华才艺课的课程设置第17页
        2.2.2 教师情况第17页
        2.2.3 教材情况第17页
        2.2.4 教学内容第17-18页
第3章 中华才艺学习者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第18-31页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第18页
        3.1.1 调查目的第18页
        3.1.2 调查对象第18页
        3.1.3 调查内容第18页
    3.2 调查结果分析第18-30页
        3.2.1 学习者自身情况介绍第18-19页
        3.2.2 学习者对于中华文化的了解情况第19-26页
        3.2.3 学生对学习中华才艺课的要求和期待第26-30页
    3.3 小结第30-31页
第4章 茶文化课教学设计第31-39页
    4.1 教学内容选择及其原因第31页
    4.2 本教学设计要完成的任务第31页
    4.3 教学设计与实践第31-36页
        4.3.1 中国茶的介绍第31-33页
        4.3.2 茶具的介绍以及示范泡茶步骤第33-36页
    4.4 本教学设计方案所体现的原则第36-38页
    4.5 教学总结第38-39页
第5章 京剧脸谱课教学设计第39-45页
    5.1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其原因第39页
    5.2 教学任务第39页
    5.3 京剧脸谱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第39-43页
        5.3.1 京剧脸谱文化知识第39-41页
        5.3.2 绘制脸谱第41-43页
    5.4 本设计方案所体现的原则第43页
    5.5 教学总结第43-45页
第6章 中华才艺课教学效果调查分析和建议第45-54页
    6.1 中华才艺课的教学效果调查第45-49页
        6.1.1 学生对任课教师评价的调查第45-46页
        6.1.2 学生评价自身学习的调查第46-48页
        6.1.3 学生对于才艺课程设置的建议第48-49页
    6.2 中华才艺课教学的成功之处第49-50页
    6.3 中华才艺课教学的不足之处第50-51页
    6.4 中华才艺课改进的对策建议第51-54页
        6.4.1 针对教学的建议第51-52页
        6.4.2 针对教材的建议第52页
        6.4.3 针对教师的建议第52-54页
结语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附录一 中华才艺课前对学习者中华文化了解情况的调查第57-62页
附录二 针对中华才艺课教学效果的调查第62-65页
附录三 中华才艺课学生成果展示第65-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恐るべき公害》日译汉翻译实践报告
下一篇:通过思辨能力提高外国学生汉语写作能力的途径探析--以哈萨克斯坦欧亚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