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调查的缘起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调查的缘起 | 第9页 |
1.1.2 调查的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问题、目的和方法 | 第10页 |
1.2.1 研究问题 | 第10页 |
1.2.2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3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3 理论背景和基础 | 第10-12页 |
1.3.1 外语学习焦虑的定义 | 第10-11页 |
1.3.2 外语学习焦虑的表现 | 第11页 |
1.3.3 外语学习焦虑量表 | 第11-12页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1.4.1 国外外语学习焦虑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4.2 国内对外汉语、以汉语作为第二外语汉语学习焦虑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第二章 马来西亚大学生汉语学习焦虑的调查设计 | 第16-19页 |
2.1 调查对象的来源及构成 | 第16页 |
2.1.1 问卷调查对象 | 第16页 |
2.1.2 访谈对象 | 第16页 |
2.2 调查工具和学习成绩的依据 | 第16-18页 |
2.2.1 调查工具 | 第16-17页 |
2.2.2 学习成绩的依据 | 第17-18页 |
2.3 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 第18-19页 |
第三章 马来西亚大学生汉语学习焦虑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19-35页 |
3.1 马来西亚大学生汉语学习焦虑状况 | 第19-29页 |
3.1.1 马来西亚大学生汉语学习焦虑整体状况 | 第19-22页 |
3.1.2 马来西亚大学生汉语学习焦虑平均值最高的前五项 | 第22-26页 |
3.1.3 马来西亚大学生汉语学习焦虑平均值最低的前五项 | 第26-29页 |
3.2 学生个体因素对马来西亚大学生汉语学习焦虑程度的影响 | 第29-33页 |
3.2.1 性别因素 | 第29页 |
3.2.2 年级因素 | 第29-30页 |
3.2.3 性格因素 | 第30页 |
3.2.4 动机因素 | 第30-32页 |
3.2.5 主观语言水平因素 | 第32-33页 |
3.3 焦虑程度与学习成绩相关性 | 第33-34页 |
3.4 访谈结果汇报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减轻马来西亚大学生汉语学习焦虑应对建议 | 第35-41页 |
4.1 提升学生的自我主观语言水平评价 | 第35-37页 |
4.1.1 优化自我主观语言水平评价的的客观依据 | 第35-36页 |
4.1.2 消除非理性的自我主观语言水平评价 | 第36-37页 |
4.1.3 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主观语言水平评价 | 第37页 |
4.2 减轻学生的口语焦虑 | 第37-38页 |
4.2.1 延长提问等待时间 | 第37-38页 |
4.2.2 采用多样的口语输出方式 | 第38页 |
4.3 减轻学生的汉语听力理解焦虑 | 第38-39页 |
4.3.1 减少媒介语的使用,多利用手势、图片、音频、举例等方式 | 第38-39页 |
4.3.2 减慢语速,给学生一定的理解消化时间 | 第39页 |
4.4 减轻学生的考试焦虑 | 第39-40页 |
4.5 丰富学生学习汉语的学习动机 | 第40-41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41-43页 |
5.1 总结 | 第41页 |
5.2 创新与不足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一 | 第46-50页 |
附录二 | 第50-54页 |
附录三 | 第54-57页 |
附录四 | 第57-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