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 ·橡胶籽简介 | 第8-9页 |
| ·橡胶籽资源概况 | 第8页 |
| ·橡胶籽油的食用历史及营养价值 | 第8-9页 |
| ·橡胶籽油加工技术 | 第9-10页 |
| ·水酶法提油工艺 | 第10-11页 |
| ·研究历史和现状 | 第10页 |
| ·水酶法工艺基本原理 | 第10-11页 |
| ·水酶法提取工艺的特点与评价 | 第11页 |
| ·微乳液 | 第11-13页 |
| ·微乳液的形成机理 | 第11-12页 |
| ·可稀释微乳系统 | 第12页 |
| ·微乳液在食品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 ·立题背景与意义 | 第13页 |
|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5-21页 |
| ·试验材料与设备 | 第15页 |
| ·试验材料 | 第15页 |
| ·试验设备 | 第15页 |
| ·试验方法 | 第15-21页 |
| ·水酶法提取橡胶籽油的试验方法 | 第15-17页 |
| ·乳状液的破乳方法研究 | 第17页 |
| ·橡胶籽油质量评定方法 | 第17-18页 |
| ·橡胶籽油的脱酸 | 第18页 |
| ·橡胶籽油微乳液制备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 ·橡胶籽油微乳液稳定性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1-50页 |
| ·水酶法提取橡胶籽油的工艺研究 | 第21-28页 |
| ·橡胶籽基本组成成分 | 第21页 |
| ·橡胶籽粉末粒径分布对游离油得率的影响 | 第21-22页 |
| ·酶种类及酶反应条件的确定 | 第22-27页 |
| ·酶解工艺的优化 | 第27-28页 |
| ·乳状液的破乳 | 第28-31页 |
| ·乳状液成分分析 | 第28-29页 |
| ·破乳方法的确定 | 第29页 |
| ·加热破乳的工艺优化 | 第29-31页 |
| ·水酶法提取橡胶籽油的品质评定 | 第31-34页 |
| ·橡胶籽油的脂肪酸评定 | 第31-32页 |
| ·橡胶籽油的理化指标 | 第32-34页 |
| ·橡胶籽油的脱酸 | 第34页 |
| ·橡胶籽油微乳液的制备 | 第34-44页 |
| ·混合表面活性剂 HLB 值的确定 | 第34-35页 |
| ·表面活性剂种类的确定 | 第35-37页 |
| ·助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 第37-38页 |
| ·K_m值的确定 | 第38-40页 |
| ·微乳类型的确定 | 第40-42页 |
| ·可与水无限稀释的微乳区域内 S/O 对粒径的影响 | 第42页 |
| ·橡胶籽油微乳液配方的确定 | 第42-44页 |
| ·橡胶籽油微乳液稳定性研究 | 第44-50页 |
| ·离心稳定性 | 第44页 |
| ·热稳定性 | 第44-45页 |
| ·离子稳定性 | 第45-46页 |
| ·pH 值对微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第46-47页 |
| ·贮藏稳定性 | 第47-48页 |
| ·氧化稳定性 | 第48-50页 |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50-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