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或缩略词说明 | 第4-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1-23页 |
1.1 沙门氏菌的概述 | 第11页 |
1.1.1 沙门氏菌生物学特性 | 第11页 |
1.1.2 沙门氏菌的危害性 | 第11页 |
1.2 生物膜的概述 | 第11-19页 |
1.2.1 生物膜是食品工业中的难题 | 第12-13页 |
1.2.2 生物膜的形成过程 | 第13-14页 |
1.2.3 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14-16页 |
1.2.4 生物膜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1.3 沙门氏菌生物膜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1.4 沙门氏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的基因调控研究 | 第20-21页 |
1.5 本实验的目的意义 | 第21-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36页 |
2.1 材料 | 第23-24页 |
2.1.1 菌株 | 第23页 |
2.1.2 试验试剂 | 第23-24页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4-25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25-35页 |
2.3.1 菌液制备 | 第25页 |
2.3.2 生物膜的定量 | 第25-26页 |
2.3.3 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鉴定 | 第26-29页 |
2.3.4 生物膜功能基因表达规律的分析方法 | 第29-35页 |
2.4 数据统计 | 第35-3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6-49页 |
3.1 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与生物膜形成能力分析 | 第36-39页 |
3.1.1 37℃培养温度下沙门氏菌血清型与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关系 | 第36页 |
3.1.2 25℃培养温度下沙门氏菌血清型与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关系 | 第36页 |
3.1.3 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在37℃和25℃下成膜能力的比较 | 第36-39页 |
3.2 不同培养温度和PH值下沙门氏菌生物膜的形成能力 | 第39-42页 |
3.3 沙门氏菌生物膜相关功能基因的鉴定 | 第42-43页 |
3.4 沙门氏菌生物膜相关功能基因表达规律的分析 | 第43-49页 |
3.4.1 目的基因与内参基因标准曲线参数分析 | 第43-44页 |
3.4.2 浮游菌中各基因在不同时期的表达分析 | 第44-45页 |
3.4.3 生物膜中各基因在不同时期的表达分析 | 第45页 |
3.4.4 不同pH值下生物膜相对于浮游菌的基因相对表达分析 | 第45-47页 |
3.4.5 不同培养温度下生物膜相对于浮游菌的基因相对表达分析 | 第47-49页 |
4 讨论 | 第49-59页 |
4.1 沙门氏菌血清型与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关系 | 第49-50页 |
4.2 不同培养温度和PH值与沙门氏菌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关系 | 第50-52页 |
4.3 沙门氏菌生物膜相关功能基因的鉴定及其相对表达规律 | 第52-56页 |
4.4 沙门氏菌生物膜相关功能基因的相对表达规律 | 第56-59页 |
5 结论 | 第59页 |
6 创新点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