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屠宰及肉类加工工业论文--屠宰加工工艺论文

肉牛屠宰过程中产志贺氏毒素大肠杆菌流行特点调查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1 前言第12-25页
    1.1 食源性致病菌与肉品安全第12-18页
        1.1.1 STEC生物学特性第13-14页
        1.1.2 STEC流行情况简介第14-16页
        1.1.3 肉牛屠宰过程中STEC的主要污染环节第16-18页
    1.2 STEC检测方法简介第18-20页
        1.2.1 传统分离培养第19页
        1.2.2 PCR分离技术第19-20页
    1.3 STEC志贺氏毒素第20-21页
    1.4 STEC血清型分型第21-23页
    1.5 STEC的耐药性第23-24页
    1.6 本课题目的及意义第24-2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5-32页
    2.1 材料第25页
        2.1.1 被检样品第25页
        2.1.2 菌株第25页
        2.1.3 试验试剂第25页
    2.2 主要仪器设备第25-26页
    2.3 试验方法第26-32页
        2.3.1 样品的采集第26-27页
        2.3.2 菌株的预富集第27页
        2.3.3 细菌基因组DNA提取及PCR初步筛选第27-29页
            2.3.3.1 细菌基因组DNA提取第27-28页
                2.3.3.1.1 样品预处理第27页
                2.3.3.1.2 细菌DNA提取第27-28页
            2.3.3.2 PCR及琼脂糖凝胶电泳第28-29页
                2.3.3.2.1 PCR反应条件及体系的优化第28-29页
                2.3.3.2.2 琼脂糖凝胶电泳第29页
                2.3.3.2.3 样品阳性检测第29页
        2.3.4 STEC显色培养基二次筛选及菌株保存第29-30页
            2.3.4.1 STEC显色培养基二次筛选第29-30页
            2.3.4.2 STEC菌株保存第30页
        2.3.5 STEC血清型鉴定第30-31页
        2.3.6 STEC耐药性检测第31-32页
        2.3.7 数据分析第3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2-48页
    3.1 样品预处理条件优化第32-33页
    3.2 PCR条件优化第33-34页
    3.3 PCR初筛结果第34-35页
    3.4 STEC显色培养基二次筛选第35-36页
    3.5 肉牛屠宰过程中STEC的检测第36-42页
        3.5.1 AB两屠宰厂STEC的检出情况第36-38页
        3.5.2 不同屠宰厂不同环节间STEC检出率的比较第38-39页
        3.5.3 不同季节STEC流行率第39-41页
        3.5.4 PCR阳性率与检出率的比较第41-42页
    3.6 STEC血清型鉴定及STX毒力基因第42-44页
        3.6.1 各环节检出STEC的血清型分布第42-43页
        3.6.2 STX毒力基因的分布第43-44页
    3.7 STEC耐药性检测第44-48页
        3.7.1 牛源STEC分离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第44-45页
        3.7.2 各血清型的耐药情况第45-47页
        3.7.3 STEC多重耐药性第47-48页
4 讨论第48-54页
    4.1 肉牛屠宰过程中STEC流行特点第48-49页
    4.2 STEC分离菌株血清型及STX基因分布第49-51页
    4.3 STEC耐药性分析第51-54页
5 结论第54页
6 进一步研究内容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牛肉源沙门氏菌生物膜形成特性及相关基因表达调控初探
下一篇:石墨烯/空壳纳米金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甲基对硫磷和对硫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