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屠宰及肉类加工工业论文--肉制品论文

基于线粒体蛋白质组学研究牛肉贮藏变色机制

符号说明第4-8页
中文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1 前言第12-22页
    1.1 肉色稳定性机理第12-13页
    1.2 影响肉色稳定性的内在因素第13页
    1.3 影响肉色稳定性的外在因素第13-18页
        1.3.1 宰前因素第13页
        1.3.2 宰后因素第13-18页
            1.3.2.1 高铁肌红蛋白还原力第13-14页
            1.3.2.2 温度第14页
            1.3.2.3 pH值第14-15页
            1.3.2.4 离子强度第15页
            1.3.2.5 氧分压第15页
            1.3.2.6 氧气消耗速率(OCR)第15-16页
            1.3.2.7 成熟第16页
            1.3.2.8 肌肉类型第16-17页
            1.3.2.9 脂肪氧化第17-18页
            1.3.2.10 发色第18页
    1.4 线粒体对肉色的影响第18-20页
        1.4.1 线粒体呼吸作用对肉色稳定性的影响第19页
        1.4.2 线粒体对高铁肌红蛋白还原能力(MRA)的影响第19-20页
    1.5 蛋白质组学第20-22页
        1.5.1 基于双向电泳的蛋白质组学第20-21页
        1.5.2 质谱技术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第21页
        1.5.3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肉类研究中的应用第21-22页
    1.6 研究意义第2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2-29页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22-24页
        2.1.1 实验仪器第22-23页
        2.1.2 实验试剂第23页
        2.1.3 试剂配制第23-24页
    2.2 实验材料与设计第24-25页
        2.2.1 实验材料第24-25页
        2.2.2 实验设计第25页
    2.3 试验方法第25-29页
        2.3.1 pH值的测定第25页
        2.3.2 肉色的测定第25页
        2.3.3 高铁肌红蛋白含量测定第25-26页
        2.3.4 高铁肌红蛋白还原力的测定第26页
        2.3.5 NADH含量测定第26-27页
        2.3.6 线粒体提取第27页
        2.3.7 蛋白定量与干胶条水化吸胀第27-28页
        2.3.8 一向等电聚焦第28页
        2.3.9 胶条的平衡第28页
        2.3.10 二向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第28页
        2.3.11 染色与脱色第28-29页
        2.3.12 图像扫描与差异点分析第29页
        2.3.13 蛋白点的切取第29页
    2.4 数据统计分析第2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9-54页
    3.1 贮藏时间对牛肉pH的影响第29-30页
    3.2 贮藏时间和展示时间对牛肉肉色的影响第30-31页
    3.3 贮藏时间和展示时间对高铁肌红蛋白含量的影响第31-32页
    3.4 贮藏时间和展示时间对高铁肌红蛋白还原能力的影响第32-33页
    3.5 贮藏时间和展示时间对NADH的影响第33-34页
    3.6 贮藏时间对肌肉肌细胞线粒体蛋白组学的影响第34-43页
        3.6.1 贮藏期1天和4天牛肉线粒体差异蛋白质组第37-38页
        3.6.2 贮藏期1天和7天牛肉线粒体差异蛋白质组第38-39页
        3.6.3 贮藏期1天和14天牛肉线粒体差异蛋白质组第39-40页
        3.6.4 贮藏期1天和21天牛肉线粒体差异蛋白质组第40-41页
        3.6.5 贮藏期4天和7天牛肉线粒体差异蛋白质组第41页
        3.6.6 贮藏期4天和14天牛肉线粒体差异蛋白质组第41-42页
        3.6.7 贮藏期4天和21天牛肉线粒体差异蛋白质组第42页
        3.6.8 贮藏期7天和14天牛肉线粒体差异蛋白质组第42页
        3.6.9 贮藏期7天和21天牛肉线粒体差异蛋白质组第42-43页
        3.6.10 贮藏期14天和21天牛肉线粒体差异蛋白质组第43页
    3.7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3-54页
        3.7.1 差异表达蛋白的GO富集分析第43-47页
            3.7.1.1 生物学过程(BP)富集分析结果第45-46页
            3.7.1.2 细胞组分(CC)富集分析结果第46页
            3.7.1.3 分子功能(MF)富集分析结果第46-47页
        3.7.2 差异蛋白的KEGGPathway分析及富集结果第47-51页
        3.7.3 差异蛋白的蛋白相互作用(PPI)分析第51-52页
        3.7.4 生物信息功能分析结果汇总第52-54页
4 讨论第54-57页
    4.1 牛肉贮藏期和展示期肉色机理变化第54-55页
    4.2 线粒体蛋白变化机理与肉色的关系第55-57页
5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92钢蠕变—疲劳裂纹扩展的有限元模拟及实验研究
下一篇:牛肉源沙门氏菌生物膜形成特性及相关基因表达调控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