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缘起 | 第8-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2.1 传统汉字教学模式的研究 | 第10页 |
1.2.2 使用多媒体进行汉字教学 | 第10-11页 |
1.2.3 关于印尼学生的汉字教学研究 | 第11-12页 |
1.3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1.3.1.理论意义 | 第12页 |
1.3.2.实际意义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1 文献研究法 | 第13-14页 |
1.4.2 观察法 | 第14页 |
1.4.3 访谈法 | 第14页 |
1.4.4 问卷调查法 | 第14页 |
1.5 研究对象 | 第14-15页 |
第2章 印尼哈山努丁大学孔子学院的汉字教学调查 | 第15-27页 |
2.1 调查设计 | 第15-19页 |
2.1.1 调查对象 | 第15-16页 |
2.1.2 调查程序 | 第16-19页 |
2.1.2.1 教学阶段 | 第16-18页 |
2.1.2.2 测试阶段 | 第18-19页 |
2.2 调查结果 | 第19-26页 |
2.2.1 测试的结果 | 第19-24页 |
2.2.1.1 不采用多媒体汉字教学班的测试结果 | 第19-21页 |
2.2.1.2 采用多媒体汉字教学班的测试结果 | 第21-22页 |
2.2.1.3 调查结果对比 | 第22-24页 |
2.2.2 问卷调查 | 第24-26页 |
2.2.2.1 汉字知识 | 第25页 |
2.2.2.2 对多媒体汉字教学的感受和认识方面 | 第25页 |
2.2.2.3 关于采用多媒体汉字教学的有效性 | 第25-26页 |
2.2.2.4 关于多媒体展示汉字情感体验的问题 | 第26页 |
2.3 调查结果的分析 | 第26-27页 |
第3章 多媒体在汉字教学中的作用 | 第27-33页 |
3.1 采用多媒体汉字教学 | 第27-29页 |
3.1.1 多媒体汉字教学的内容 | 第27-28页 |
3.1.2 采用多媒体进行汉字教学实践 | 第28-29页 |
3.2 不采用多媒体汉字教学 | 第29-30页 |
3.2.1 不采用多媒体进行汉字教学的情况 | 第29-30页 |
3.3 多媒体在汉字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 第30-33页 |
3.3.1 使用多媒体进行汉字教学 | 第30-31页 |
3.3.2 教学模式的稳定性与有效性 | 第31-33页 |
第4章 多媒体汉字教学的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第33-38页 |
4.1 多媒体技术在汉字教学中的效果 | 第33-34页 |
4.2 多媒体汉字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第34-38页 |
4.2.1 存在的问题 | 第34-36页 |
4.2.1.1 多媒体汉字教学的技术问题 | 第34-35页 |
4.2.1.2 汉字教学问题 | 第35-36页 |
4.2.2 对策教学 | 第36-38页 |
4.2.2.1 多媒体汉字技术 | 第36-37页 |
4.2.2.2 汉字教学对策 | 第37-38页 |
第5章 结论 | 第38-40页 |
5.1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第38页 |
5.2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附录A 测试的题目 | 第42-44页 |
附录B 实验组的测试结果见表(哈山努丁大学孔子学院读书馆二楼) | 第44-45页 |
附录C 对照组的测试结果见表(在Sunu路32号) | 第45-46页 |
附录D 问卷调查(中文版) | 第46-48页 |
附录E 问卷调查(印尼语版) | 第48-51页 |
附录F 采用多媒体汉字教学过程的照片(哈山努丁大学孔子学院读书馆二楼) | 第51-52页 |
附录G 不采用多媒体汉字教学过程的照片(哈山努丁大学孔子学院在SUNU路32号)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