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缩略符号表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9页 |
·引言 | 第15页 |
·油体的基本信息 | 第15-21页 |
·油体大小与组成 | 第15-16页 |
·油体的基本结构 | 第16-17页 |
·油体相关蛋白 | 第17-19页 |
·油体的合成和降解 | 第19-20页 |
·种子 oleosin 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结构 | 第20页 |
·植物种子油体表达系统研究和应用 | 第20-21页 |
·植物种子油体在食品应用中的研究 | 第21-26页 |
·油体提取方法的研究 | 第21-22页 |
·油体在食品应用中的研究 | 第22-25页 |
·关于人工油体稳定性的研究 | 第25页 |
·关于油体对人体营养方面的研究 | 第25-26页 |
·卡拉胶性质、作用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 第26-30页 |
·卡拉胶的化学组成、结构与性质 | 第26-27页 |
·卡拉胶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 第27-28页 |
·卡拉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第28-30页 |
·本课题研究的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立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30-3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9页 |
第二章 大豆油体蛋白与分离蛋白风味及功能性质的比较研究 | 第39-60页 |
·引言 | 第39-4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0-46页 |
·实验材料 | 第40页 |
·主要仪器 | 第40-41页 |
·实验方法 | 第41-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6页 |
·大豆蛋白产品的化学组成 | 第46-47页 |
·大豆蛋白产品中残留的脂类物质 | 第47-48页 |
·大豆蛋白产品的风味 | 第48-50页 |
·大豆蛋白产品的色泽 | 第50-51页 |
·大豆蛋白产品的分子量分布 | 第51-52页 |
·大豆蛋白产品的表面疏水性 | 第52-53页 |
·大豆蛋白产品的溶解性 | 第53-54页 |
·大豆蛋白产品的乳化性质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第三章 大豆油体乳液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 | 第60-73页 |
·引言 | 第60-6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1-64页 |
·实验材料 | 第61页 |
·主要仪器 | 第61-62页 |
·实验方法 | 第62-6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4-70页 |
·大豆和大豆油体化学组成的表征 | 第64-65页 |
·pH 值对大豆油体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第65-66页 |
·NaCl 浓度对大豆油体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第66-67页 |
·加热处理对大豆油体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第67-68页 |
·大豆油体的流变性 | 第68-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第四章 不同 pH 值条件下κ, ι, λ-卡拉胶对大豆油体乳液稳定作用的研究 | 第73-89页 |
·引言 | 第73-7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4-76页 |
·实验材料 | 第74页 |
·主要仪器 | 第74页 |
·实验方法 | 第74-7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6-85页 |
·pH 值和卡拉胶类型对大豆油体乳液 Zeta 电位的影响 | 第76-78页 |
·pH 值和卡拉胶类型对大豆油体乳液粒径的影响 | 第78-80页 |
·pH 值和卡拉胶类型对大豆油体乳液乳析稳定性和微结构的影响 | 第80-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第五章 盐离子、热处理和冻融循环条件下ι-卡拉胶对大豆油体乳液稳定作用的研究 | 第89-111页 |
·引言 | 第89-9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90-94页 |
·实验材料 | 第90页 |
·主要仪器 | 第90页 |
·实验方法 | 第90-9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4-105页 |
·NaCl 浓度对大豆油体乳液和ι-卡拉胶稳定的大豆油体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第94-97页 |
·热处理对大豆油体乳液和ι-卡拉胶稳定的大豆油体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第97-101页 |
·冻融循环对大豆油体乳液和ι-卡拉胶稳定的大豆油体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第101-105页 |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1页 |
第六章 ι-卡拉胶稳定的大豆油体乳液中脂肪酸和生育酚的生物利用率的体外评价 | 第111-132页 |
·引言 | 第111-11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12-116页 |
·实验材料 | 第112页 |
·主要仪器 | 第112-113页 |
·实验方法 | 第113-11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16-127页 |
·大豆油体蛋白的组成 | 第116页 |
·界面层的蛋白质水解 | 第116-117页 |
·界面组成的改变 | 第117-118页 |
·结构变化 | 第118-123页 |
·模拟消化过程中ι-卡拉胶稳定的大豆油体乳液中脂肪酸和生育酚的释放 | 第123-127页 |
·本章小结 | 第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32-135页 |
1. 结论 | 第132-133页 |
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33页 |
3. 展望 | 第133-13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35-137页 |
致谢 | 第137-138页 |
附件 | 第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