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教学法、教学工作论文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复合趋向补语“V1+V2来”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7页
 一、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第9-11页
  (一)选题目的第9-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关于“V_1+V_2来”的研究现状第11-14页
  (一)“V_1+V_2来”的本体研究现状第11-13页
  (二)“V_1+V_2来”在对外汉语中的现状研究第13-14页
  (三)存在的问题第14页
 三、本文相关研究第14-17页
  (一)研究内容第14-15页
  (二)理论背景说明第15页
  (三)语料说明第15页
  (四)研究方法第15-16页
  (五)创新之处第16-17页
第二章 “V_1+V_2来”的语义及句法第17-35页
 一、“V_1+V_2来”的语义第17-31页
  (一)“V_1+V_2来”的本义第17-20页
  (二)“V_1+V_2来”的引申义第20-24页
  (三)与“V_2来”搭配的“V1”的类型第24-31页
 二、“V_1+V_2来”的句法第31-35页
  (一)“V_1+V_2+O+来”第31-32页
  (二)“V_1+V_2+来+O”第32页
  (三)“V_1+V_2+O+来”或“V_1+V_2+来+O”第32-33页
  (四)“V_1+O+V_2+来”第33-35页
第三章 关于“V_1+V_2来”在对外汉语中的偏误分析第35-49页
 一、“V_1+V_2+V_2来”的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第35-40页
  (一)问卷调查的内容及实施第35页
  (二)调查问卷的统计情况第35-36页
  (三)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第36-40页
 二、偏误类型第40-44页
  (一)“V_1+V_2+V_2来”中“V_1+V_2”、“ V_2来”或“来”的遗漏第40-41页
  (二)“V_1+V_2+V_2来”中“V_2来”的误添第41-42页
  (三)“V_1+V_2+V_2来”中“V_2”的误代第42-43页
  (四)“V_1+V_2+V_2来”加宾语时的错序第43-44页
 三、偏误原因第44-49页
  (一)母语负迁移第44-45页
  (二)学习者个人因素第45-46页
  (三)教学者引导不足第46-47页
  (四)教材知识点安排欠妥第47-49页
第四章 关于“V_1+V_2+V_2来”的教学建议第49-55页
 一、对学习者的建议第49-50页
  (一)学习态度第49页
  (二)学习方法第49-50页
 二、对教学者的建议第50-53页
  (一)由一般到特殊第50-51页
  (二)句法语义相结合第51-52页
  (三)精讲多练第52-53页
 三、教材知识点安排建议第53-55页
  (一)由易到难第53-54页
  (二)动词适量第54-55页
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后记第59-60页
个人简历第60-61页
附录第61-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印尼学生汉语量词学习的偏误研究
下一篇:数据驱动学习在英语专业学生写作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