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淀粉概述 | 第10-14页 |
·淀粉分子结构 | 第10页 |
·淀粉的消化过程与淀粉酶性质 | 第10-11页 |
·淀粉的消化性 | 第11-12页 |
·直链淀粉与其他化合物的相互作用 | 第12-14页 |
·茶多酚概述 | 第14-15页 |
·茶多酚的组成 | 第14页 |
·茶多酚的基本性质 | 第14页 |
·茶多酚的生理功能 | 第14-15页 |
·茶多酚与糖尿病 | 第15页 |
·茶多酚对淀粉消化的影响 | 第15-16页 |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立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茶多酚对高直链玉米淀粉消化性的影响 | 第18-21页 |
·引言 | 第18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18页 |
·主要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18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8页 |
·实验方法 | 第18-19页 |
·不同浓度茶多酚对高直链玉米淀粉体外消化的影响 | 第18页 |
·不同给予方式茶多酚对高直链玉米淀粉餐后血糖反应的影响 | 第18-19页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19-21页 |
·茶多酚对高直链玉米淀粉体外消化的影响 | 第19页 |
·茶多酚对高直链玉米淀粉餐后血糖反应的影响 | 第19-21页 |
第三章 茶多酚与淀粉酶相互作用的研究 | 第21-36页 |
·引言 | 第21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21页 |
·主要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21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1页 |
·实验方法 | 第21-25页 |
·不同实验条件下茶多酚组成成分的测定 | 第21-22页 |
·茶多酚对α-淀粉酶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 第22页 |
·茶多酚浓度对α-淀粉酶荧光特性的影响 | 第22-23页 |
·茶多酚对淀粉葡萄糖苷酶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 第23-24页 |
·茶多酚对淀粉葡萄糖苷酶荧光特性的影响 | 第24页 |
·茶多酚对体外测定淀粉消化性的影响 | 第24-25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5-34页 |
·不同实验条件下的茶多酚组成 | 第25-26页 |
·茶多酚对α-淀粉酶动力学的影响 | 第26-28页 |
·茶多酚对α-淀粉酶的荧光猝灭结果 | 第28-29页 |
·茶多酚对淀粉葡萄糖苷酶动力学的影响 | 第29-32页 |
·茶多酚对淀粉葡萄糖苷酶的荧光猝灭结果 | 第32页 |
·茶多酚对普通玉米淀粉体外消化的影响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四章 茶多酚与直链淀粉相互作用的研究 | 第36-52页 |
·引言 | 第36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36页 |
·主要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36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6页 |
·实验方法 | 第36-40页 |
·原料基本成分测定方法 | 第36页 |
·茶多酚对不同玉米淀粉基本性质的影响 | 第36-37页 |
·茶多酚与直链淀粉相互作用的成分测定 | 第37页 |
·茶多酚与纯直链淀粉结合情况的研究 | 第37-38页 |
·茶多酚对高直链玉米淀粉膜的性质影响 | 第38-39页 |
·茶多酚对高直链玉米淀粉回生过程中基本性质的影响 | 第39页 |
·茶多酚-高直链玉米淀粉复合物的制备以及对复合物的性质表征 | 第39-40页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0-51页 |
·淀粉原料水分含量与直链淀粉含量 | 第40页 |
·淀粉中与茶多酚发生相互作用的成分确定 | 第40-43页 |
·茶多酚中与直链淀粉发生相互作用的主要成分确定 | 第43-44页 |
·茶多酚-高直链玉米淀粉复合物与高直链玉米淀粉膜的 FT-IR 分析 | 第44-45页 |
·茶多酚对直链淀粉分子粒径大小的影响 | 第45页 |
·茶多酚对直链淀粉与碘结合能力的影响 | 第45-46页 |
·茶多酚对高直链玉米淀粉结晶情况的影响 | 第46页 |
·茶多酚对高直链玉米淀粉膜截面形态的影响 | 第46-47页 |
·茶多酚对高直链玉米淀粉回生过程中性质的影响 | 第47-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附图 | 第58-60页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