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15页 |
ABSTRACT | 第15-17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8-24页 |
1.1 无花果及无花果干果 | 第18页 |
1.2 无花果主要化学成分 | 第18-20页 |
1.2.1 黄酮类化合物 | 第18页 |
1.2.2 三萜类 | 第18页 |
1.2.3 挥发性化合物 | 第18-19页 |
1.2.4 植物甾醇和脂肪酸 | 第19页 |
1.2.5 蛋白质 | 第19页 |
1.2.6 酚类化合物 | 第19-20页 |
1.3 无花果的药理作用 | 第20-21页 |
1.3.1 退热 | 第20页 |
1.3.2 抗炎 | 第20页 |
1.3.3 治疗便秘 | 第20页 |
1.3.4 降血糖 | 第20页 |
1.3.5 降脂 | 第20-21页 |
1.3.6 抗癌 | 第21页 |
1.3.7 抗病毒 | 第21页 |
1.3.8 抗突变 | 第21页 |
1.3.9 止血作用 | 第21页 |
1.4 无花果的生物活性 | 第21-22页 |
1.4.1 抑菌作用 | 第21-22页 |
1.4.2 抗氧化作用 | 第22页 |
1.4.3 清除自由基作用 | 第22页 |
1.5 无花果的环境应用 | 第22-23页 |
1.5.1 内生真菌 | 第22页 |
1.5.2 杀虫活性 | 第22-23页 |
1.5.3 杀线虫活性 | 第23页 |
1.5.4 生物控制剂 | 第23页 |
1.5.5 毒理学 | 第23页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无花果干果不同溶剂提取物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24-32页 |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第24页 |
2.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24页 |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2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4-26页 |
2.2.1 提取液的制备 | 第24-25页 |
2.2.2 活性物质含量测定 | 第25页 |
2.2.3 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25-26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6-29页 |
2.3.1 提取液中多酚、黄酮含量 | 第26-27页 |
2.3.2 各提取物还原能力 | 第27-28页 |
2.3.3 各提取物羟自由基清除能力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2页 |
第三章 响应面法优化提取无花果干果中多酚和黄酮物质及其抗氧化活性 | 第32-48页 |
3.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第32页 |
3.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32页 |
3.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32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2-34页 |
3.2.1 原料预处理 | 第32页 |
3.2.2 提取液的制备 | 第32-33页 |
3.2.3 多酚含量测定 | 第33页 |
3.2.4 黄酮含量测定 | 第33页 |
3.2.5 还原能力测试 | 第33页 |
3.2.6 羟自由基清除率测定 | 第33-34页 |
3.2.7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第34页 |
3.2.8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测定 | 第34页 |
3.2.9 人工模拟胃肠液处理对无花果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影响 | 第34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4-45页 |
3.3.1 单因素实验 | 第34-36页 |
3.3.2 响应面优化实验结果分析 | 第36-41页 |
3.3.3 无花果干果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比较 | 第41-45页 |
3.3.4 人工模拟胃肠液处理对无花果干果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影响 | 第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8页 |
第四章 无花果干果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及其酚类成分测定 | 第48-54页 |
4.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第48-49页 |
4.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48页 |
4.1.2 菌种与培养基 | 第48页 |
4.1.3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48-49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9-50页 |
4.2.1 菌悬液的制备 | 第49页 |
4.2.2 牛津杯法测定抑菌活性 | 第49页 |
4.2.3 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方法 | 第49页 |
4.2.4 标准溶液配制 | 第49页 |
4.2.5 多酚类物质组成测定 | 第49-50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0-52页 |
4.3.1 不同浓度无花果干果提取液的抑菌作用 | 第50页 |
4.3.2 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 | 第50-51页 |
4.3.3 方法的线性关系 | 第51页 |
4.3.4 酚类物质及含量 | 第51-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5.1 结论 | 第54-55页 |
5.2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