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着”的意义与用法研究及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4页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8-12页 |
1.2.1 “来着”的词性与语法意义研究 | 第8-9页 |
1.2.2 “来着”的句法环境研究 | 第9-10页 |
1.2.3 “来着”的语法化研究 | 第10-11页 |
1.2.4 “来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研究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 语料来源 | 第13页 |
1.5 写作思路 | 第13-14页 |
第2章 “来着”的词性归属 | 第14-20页 |
2.1 句子的时制和动态意义不由“来着”体现 | 第14-16页 |
2.1.1 “来着”并非时制助词 | 第14-16页 |
2.1.2 “来着”并非动态助词 | 第16页 |
2.2 “来着”具备语气词的基本特征 | 第16-18页 |
2.2.1 “来着”多位于句末 | 第16-17页 |
2.2.2 “来着”可省略可替换 | 第17-18页 |
2.3 “来着”与句子强调动作或强调宾语无关 | 第18-20页 |
第3章 “来着”的句法环境考察 | 第20-30页 |
3.1 “来着”的句法位置 | 第20-21页 |
3.2 “来着”句的谓语成分 | 第21-22页 |
3.3 “来着”与其他成分的搭配 | 第22-27页 |
3.3.1 “来着”与“着、了、过” | 第22-24页 |
3.3.2 “来着”与语气词 | 第24-25页 |
3.3.3 “来着”与动词重叠式和数量成分 | 第25页 |
3.3.4 “来着”与动词否定式 | 第25-27页 |
3.4 “来着”的句类选择 | 第27-30页 |
3.4.1 陈述句中的“来着” | 第27页 |
3.4.2 疑问句中的“来着” | 第27-28页 |
3.4.3 感叹句中的“来着” | 第28-30页 |
第4章 “来着”的语用功能考查 | 第30-36页 |
4.1 “来着”作为话题标记 | 第30页 |
4.2 “来着”的提醒义功能 | 第30-31页 |
4.3 “来着”的责怪义功能 | 第31-32页 |
4.4 “来着”的缓和语气功能与礼貌原则 | 第32-33页 |
4.5 “来着”的意图虚拟表达功能 | 第33页 |
4.6 “来着”的指称功能 | 第33-34页 |
4.7 “来着”的反驳功能 | 第34-36页 |
第5章 “来着”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 第36-43页 |
5.1 现有教材“来着”教学情况分析 | 第36-37页 |
5.2 “来着”的口语教学建议 | 第37-43页 |
5.2.1 “来着”的语义修正与补充 | 第37-38页 |
5.2.2 “来着”的教材编排建议 | 第38页 |
5.2.3 本体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 | 第38-39页 |
5.2.4 “来着”的具体教学设计 | 第39-43页 |
第6章 总结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