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姓和名》的教学设计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绪论 | 第7-14页 |
第一章 《中国人的姓和名》的教学依据分析 | 第14-28页 |
第一节 教材分析 | 第14-19页 |
一、教材编写体例 | 第15-16页 |
二、生词分布 | 第16-17页 |
三、语言点选用 | 第17-18页 |
四、课文编写特点 | 第18页 |
五、练习分析 | 第18-19页 |
第二节 教学对象分析 | 第19-23页 |
一、自然特征 | 第20页 |
二、学习动机 | 第20-21页 |
三、学习风格 | 第21页 |
四、学习目的 | 第21-22页 |
五、学习态度 | 第22-23页 |
第三节 教学设计遵循的原则 | 第23-24页 |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 第23页 |
二、交际性原则 | 第23页 |
三、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 | 第23-24页 |
四、精讲多练的原则 | 第24页 |
第四节 教学方法的选择 | 第24-28页 |
一、词汇教学方法 | 第25页 |
二、语言点教学方法 | 第25-26页 |
三、篇章教学方法 | 第26-28页 |
第二章 《中国人的姓和名》的具体教学设计 | 第28-38页 |
第一节 词汇的教学设计 | 第28-31页 |
一、词汇的分级设计 | 第28-29页 |
二、词汇讲授设计 | 第29-31页 |
第二节 语言点的教学设计 | 第31-33页 |
一、分级的目的和标准 | 第31-32页 |
二、语言点的讲授 | 第32-33页 |
三、语言点练习 | 第33页 |
第三节 课文的教学设计 | 第33-35页 |
一、讲授方式 | 第33-34页 |
二、问题设计 | 第34-35页 |
第四节 副课文的教学设计 | 第35-38页 |
一、教学方式 | 第35-36页 |
二、教学活动步骤 | 第36-37页 |
三、副课文教学成果 | 第37-38页 |
第三章 《中国人的姓和名》教案设计 | 第38-54页 |
第一节 第一、二课时教案设计 | 第38-43页 |
一、教学内容 | 第38页 |
二、教学目标 | 第38页 |
三、教学重点难点 | 第38页 |
四、具体教学过程 | 第38-43页 |
第二节 第三、四课时教案设计 | 第43-50页 |
一、教学内容 | 第43-44页 |
二、教学目标 | 第44页 |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 第44页 |
四、具体教学过程 | 第44-50页 |
第三节 第五、六课时教案设计 | 第50-54页 |
一、教学内容 | 第50页 |
二、教学目标 | 第50页 |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 第50页 |
四、具体教学过程 | 第50-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