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日编《官话指南》及金璋英译本研究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3页
    1.1 研究对象及其意义第7-8页
    1.2 研究现状第8-11页
        1.2.1 北京官话会话课本研究第8-10页
        1.2.2 《官话指南》及其相关编译本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研究理论、方法及文献来源第11-13页
        1.3.1 研究理论第11-12页
        1.3.2 研究方法第12页
        1.3.3 文献来源第12-13页
第二章 《官话指南》版本源流及其编译者第13-29页
    2.1 《官话指南》的原著、编译与改编第13-20页
        2.1.1 《官话指南》的原著及其参编者第13-15页
        2.1.2 布舍的法译本与金璋的英译本第15-17页
        2.1.3 日文与中文的各种改编本第17-20页
    2.2 《官话指南》原著及英译本的主要内容与编写体例第20-27页
        2.2.1 主要内容第20-21页
        2.2.2 编写体例第21-27页
    2.3 小结第27-29页
第三章 《官话指南》及金璋英译本的语音教学研究第29-51页
    3.1 《官话指南》对汉语语音的概述第29-36页
        3.1.1 《官话指南》中的声母分析第29-31页
        3.1.2 《官话指南》中的韵母分析第31-33页
        3.1.3 《官话指南》中的声调分析第33-35页
        3.1.4 语音标注第35-36页
    3.2 金璋英译本对声调的论述第36-49页
        3.2.1 对艾约瑟四声说的继承与改进第37-40页
        3.2.2 对威妥玛声调标注的继承与改进第40-43页
        3.2.3 对四声组合、上声变调与重音的处理第43-49页
    3.3 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官话指南》及金璋英译本的词汇教学研究第51-66页
    4.1 《官话指南》的词汇选择及其特点第51-55页
        4.1.1 词汇的选择第51-53页
        4.1.2 词汇选择的特点第53-55页
    4.2 金璋英译本的词汇表分析第55-58页
        4.2.1 词汇表编排及其规则第55-57页
        4.2.2 词汇量统计与分析第57-58页
    4.3 《官话指南》及金璋英译本的词汇教学第58-60页
        4.3.1 《官话指南》的词汇教学第59-60页
        4.3.2 金璋英译本的词汇教学第60页
    4.4 《官话指南》中北京口语词汇分析第60-64页
        4.4.1 《官话指南》中北京口语词汇第60-61页
        4.4.2 金璋英译本对北京口语词汇的展现第61-64页
    4.5 小结第64-66页
第五章 《官话指南》及金璋英译本的语法教学研究第66-85页
    5.1 《官话指南》着重展示的语法内容第67-78页
        5.1.1 述补短语第68-73页
        5.1.2 疑问句第73-78页
    5.2 金璋英译本中的语法教学第78-83页
        5.2.1 述补短语教学第78-80页
        5.2.2 疑问句教学第80-83页
    5.3 小结第83-85页
第六章 对《官话指南》及金璋英译本的基本评价第85-90页
    6.1 语音教学的优点与不足第85-86页
        6.1.1 原著的优点与不足第85页
        6.1.2 英译本的优点与不足第85-86页
    6.2 词汇教学的优点与不足第86-88页
        6.2.1 原著的优点与不足第86-87页
        6.2.2 英译本的优点与不足第87-88页
    6.3 语法教学的优点与不足第88-90页
        6.3.1 原著的优点与不足第88-89页
        6.3.2 英译本的不足之处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3页
附录第93-97页
致谢第97-99页
附件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顺应论视角下的语言符号象似性研究
下一篇:《中国人的姓和名》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