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教学法、教学工作论文

隐喻理论下情感形容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1.1 选题背景及缘由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页
    1.3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4 国内外有关情感形容词及隐喻能力教学的研究第13-16页
        1.4.1 关于情感形容词的研究第13-14页
        1.4.2 国内外关于隐喻和隐喻能力教学的研究第14-16页
第二章 情感形容词和隐喻理论概述第16-31页
    2.1 "情感"的概述第16-21页
        2.1.1 情感形容词的界定第17-18页
        2.1.2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情感形容词及其偏误统计第18-20页
        2.1.3 国内汉语情感形容词教学现状及其反思第20-21页
    2.2 隐喻理论的概述第21-25页
        2.2.1 隐喻的定义及发展历程第21-23页
        2.2.2 隐喻的类型第23-25页
            2.2.2.1 结构隐喻第23-24页
            2.2.2.2 方位隐喻第24页
            2.2.2.3 实体隐喻第24-25页
    2.3 情感及情感形容词第25-29页
        2.3.1 情感及情感形容词的隐喻性第25-26页
        2.3.2 汉语情感类形容词的隐喻类型第26-29页
            2.3.2.1 实体隐喻第27-28页
            2.3.2.2 方位隐喻第28页
            2.3.2.3 通感隐喻第28-29页
    2.4 隐喻思维和意识第29-31页
        2.4.1 隐喻思维和隐喻意识第29-30页
        2.4.2 隐喻能力第30-31页
第三章 隐喻能力教学实施前后对比实验研究第31-37页
    3.1 实验方法第31页
    3.2 实验对象第31-32页
    3.3 实验材料第32页
    3.4 实验设计与步骤第32-33页
    3.5 实验结果第33-34页
    3.6 讨论第34-37页
第四章 隐喻能力教学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发第37-41页
    4.1 教学大纲第37-38页
    4.2 教材编写第38-39页
    4.3 教学方面第39-41页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附录一: 情感形容词词表第44-46页
附录二: 情感形容词教案1第46-50页
附录三: 情感形容词教案2第50-55页
附录四: 试题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塞尔维亚中学生汉字字形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以尼什市Svetozar Markovic中学为例
下一篇:基于符号理论的河南省旅游形象感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