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黄酮类物质的概述 | 第11页 |
1.2 分子间相互作用常用的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1.2.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 第11页 |
1.2.2 荧光光谱法 | 第11-12页 |
1.2.3 电化学 | 第12页 |
1.2.4 计算机分子模拟法 | 第12页 |
1.2.5 表面等离子共振法 | 第12-13页 |
1.3 黄酮类物质与大分子物质的相互作用 | 第13-16页 |
1.3.1 黄酮类物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 第13-14页 |
1.3.2 黄酮类物质与脂肪的相互作用 | 第14-15页 |
1.3.3 黄酮类物质与碳水化合物的相互作用 | 第15-16页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6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柑橘黄酮与α-淀粉酶的相互作用的SPR分析 | 第18-29页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19-20页 |
2.1.1 主要实验药品与材料 | 第19-20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0-22页 |
2.2.1 溶液的配置 | 第20页 |
2.2.2 MPA在金片表面的自组装 | 第20-21页 |
2.2.3 α-淀粉酶在金片表面最佳浓度的选择 | 第21页 |
2.2.4 柑橘黄酮与α-淀粉酶相互作用的SPR分析 | 第21页 |
2.2.5 pH对柑橘黄酮与α-淀粉酶相互作用的影响 | 第21页 |
2.2.6 NaCl和CaCl2对柑橘黄酮与α-淀粉酶相互作用的影响 | 第21-22页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2-28页 |
2.3.1 α-淀粉酶在金片表面最佳浓度的确定 | 第22页 |
2.3.2 柑橘黄酮与α-淀粉酶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分析 | 第22-25页 |
2.3.3 SPR传感器再生 | 第25页 |
2.3.4 pH对柑橘黄酮与α-淀粉酶相互作用的影响 | 第25-26页 |
2.3.5 NaCl和CaCl2对柑橘黄酮与α-淀粉酶相互作用的影响 | 第26-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柑橘黄酮对淀粉消化的初步探究 | 第29-39页 |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29-30页 |
3.1.1 主要实验药品与材料 | 第29-30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30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0-32页 |
3.2.1 溶液的配置 | 第30页 |
3.2.2 α-淀粉酶活性测定 | 第30-31页 |
3.2.3 柑橘黄酮对α-淀粉酶抑制类型的测定 | 第31页 |
3.2.4 MPA在金片表面的自组装 | 第31-32页 |
3.2.5 淀粉在金片表面最佳浓度的选择 | 第32页 |
3.2.6 柑橘黄酮与淀粉相互作用的SPR分析 | 第32页 |
3.2.7 柑橘黄酮对淀粉老化的影响 | 第32页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2-38页 |
3.3.1 柑橘黄酮对α-淀粉酶的抑制效果 | 第32-33页 |
3.3.2 柑橘黄酮单体对α-淀粉酶的抑制类型 | 第33-35页 |
3.3.3 淀粉在金片表面最佳浓度的确定 | 第35页 |
3.3.4 柑橘黄酮与淀粉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分析 | 第35-37页 |
3.3.5 柑橘黄酮对淀粉老化的影响 | 第37-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α-淀粉酶、淀粉对柑橘黄酮抗氧化性的影响 | 第39-48页 |
4.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39-40页 |
4.1.1 主要实验药品与材料 | 第39页 |
4.1.2 实验仪器 | 第39-40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0-42页 |
4.2.1 溶液的配置 | 第40页 |
4.2.2 α-淀粉酶和淀粉对柑橘黄酮清除DPPH的影响 | 第40-41页 |
4.2.3 α-淀粉酶和淀粉对柑橘黄酮清除超氧阴离子的影响 | 第41-42页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2-46页 |
4.3.1 α-淀粉酶和淀粉对柑橘黄酮清除DPPH的影响 | 第42-44页 |
4.3.2 α-淀粉酶和淀粉对柑橘黄酮清除超氧阴离子的影响 | 第44-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48-49页 |
5.2 论文创新点 | 第49页 |
5.3 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8页 |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