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学生习得汉语声调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9-12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三、 研究计划及方法 | 第10-12页 |
第一章 韩国学生汉语声调学习情况调查设计 | 第12-17页 |
一、 问卷调查大纲 | 第12-14页 |
(一) 问卷调查对象 | 第12-13页 |
(二) 问卷调查方式及过程 | 第13页 |
(三) 问卷调查材料及范围 | 第13-14页 |
二、 问卷调查设计 | 第14-17页 |
(一) 认识度调查设计 | 第14页 |
(二) 听辨能力调查设计 | 第14-15页 |
(三) 表达能力调查设计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韩国学生汉语声调调查结果分析 | 第17-45页 |
一、 认识度调查结果分析 | 第17-20页 |
(一) 对自己汉语声调发音的认识 | 第17-18页 |
(二) 对汉语单音节声调难易度的认识 | 第18页 |
(三) 对汉语声调组合难易度的认识 | 第18-19页 |
(四) 学生希望受教育的声调 | 第19-20页 |
(五) 汉语声调认识度调查小结论 | 第20页 |
二、 听辨能力调查结果分析 | 第20-23页 |
(一) 选择题部分 | 第20-21页 |
(二) 标示题部分 | 第21-22页 |
(三) 听辨能力调查小结论 | 第22-23页 |
三、 表达能力调查结果分析 | 第23-45页 |
(一) 表达能力分析标准 | 第23-27页 |
(二) 13个学生类型的表达能力分析结果 | 第27-43页 |
(三) 表达能力调查小结论 | 第43-45页 |
第三章 韩国学生汉语声调发生错误原因分析 | 第45-49页 |
一、 心理要素 | 第45-46页 |
(一) 教师的心理要素 | 第45-46页 |
(二) 学生的心理要素 | 第46页 |
二、 教学材料的影响 | 第46-47页 |
(一) 缺少系统的专业材料 | 第46-47页 |
(二) 没有相关考试 | 第47页 |
三、 教学方法的影响 | 第47-49页 |
(一) 声调教育顺序不规范 | 第47页 |
(二) 缺乏多样性的教学方法 | 第47-49页 |
第四章 对韩国学生汉语声调教学的建议 | 第49-57页 |
一、 对心理要素的建议 | 第49-50页 |
(一) 强调声调的重要性 | 第49页 |
(二) 纠正声调的方式 | 第49页 |
(三)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 第49-50页 |
二、 对教学材料的建议 | 第50-51页 |
(一) 教材研发的必要性 | 第50页 |
(二) 选择既专业又系统的教学材料 | 第50页 |
(三) 设立相关考试 | 第50-51页 |
三、 对教学方法的建议 | 第51-57页 |
(一) 声调教育的顺序 | 第51页 |
(二) 以多样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 | 第51-53页 |
(三) 能实际应用的教学方案 | 第53-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附录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