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说明 | 第5-11页 |
中文摘要 | 第11-13页 |
Abstract | 第13-15页 |
1 前言 | 第16-3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6-2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6-1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20-27页 |
1.2.1 预警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1.2.2 追溯研究现状 | 第23-27页 |
1.3 问题 | 第27-29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9-33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30-33页 |
2 基础理论分析 | 第33-46页 |
2.1 蔬菜安全基础理论 | 第33-37页 |
2.1.1 相关概念 | 第33-34页 |
2.1.2 蔬菜安全的内容 | 第34页 |
2.1.3 影响中国蔬菜安全的因素 | 第34-35页 |
2.1.4 蔬菜安全控制体系 | 第35-36页 |
2.1.5 蔬菜安全、预警和追溯的关系 | 第36-37页 |
2.2 预警基础理论 | 第37-40页 |
2.2.1 预警的内涵 | 第37-38页 |
2.2.2 预警理论 | 第38页 |
2.2.3 蔬菜安全预警体系类别 | 第38-39页 |
2.2.4 预警分析方法 | 第39-40页 |
2.2.5 我国蔬菜安全预警存在问题 | 第40页 |
2.3 追溯基础理论 | 第40-46页 |
2.3.1 可追溯性的内涵 | 第40-41页 |
2.3.2 可追溯体系的基本流程 | 第41-42页 |
2.3.3 追溯国际标准和组织 | 第42-45页 |
2.3.4 追溯条码 | 第45-46页 |
3 关键技术 | 第46-61页 |
3.1 云计算 | 第46-51页 |
3.1.1 云计算概念 | 第46-47页 |
3.1.2 云计算的服务模型 | 第47页 |
3.1.3 云计算的特点 | 第47-48页 |
3.1.4 云计算的国内外研究 | 第48-49页 |
3.1.5 Nginx | 第49-51页 |
3.2 物联网技术 | 第51-54页 |
3.2.1 物联网的相关概念 | 第51页 |
3.2.2 物联网的技术架构 | 第51-52页 |
3.2.3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 第52-53页 |
3.2.4 物联网技术在食品安全追溯中的应用 | 第53-54页 |
3.3 Web GIS技术 | 第54-57页 |
3.3.1 Web GIS的概念 | 第54页 |
3.3.2 Web GIS体系结构 | 第54-55页 |
3.3.3 Web GIS的特点 | 第55页 |
3.3.4 Web GIS产品-Arc GIS Server | 第55-56页 |
3.3.5 Web GIS在食品追溯系统中的应用 | 第56-57页 |
3.4 Silver Light技术 | 第57-59页 |
3.4.1Silverlight介绍及特性 | 第57-58页 |
3.4.2Silverlight的应用 | 第58-59页 |
3.5 WCF技术 | 第59-61页 |
3.5.1 WCF介绍 | 第59页 |
3.5.2 WCF的特点 | 第59-60页 |
3.5.3 WCF的应用 | 第60-61页 |
4 平台设计 | 第61-68页 |
4.1 平台设计思想 | 第61页 |
4.2 平台设计的原则 | 第61-62页 |
4.3 框架设计 | 第62-64页 |
4.4 权限设计 | 第64-66页 |
4.5 功能设计 | 第66-67页 |
4.6 开发环境设计 | 第67-68页 |
5 数据库设计 | 第68-79页 |
5.1 数据库选择 | 第68-70页 |
5.2 普通关系型数据库设计 | 第70-75页 |
5.3 地理空间数据库设计 | 第75-79页 |
6 平台的实施 | 第79-108页 |
6.1 研究区介绍 | 第79页 |
6.2 空间数据库建立 | 第79-86页 |
6.2.1 地理空间数据库建立 | 第79-82页 |
6.2.2 网络分析图层的制作 | 第82-85页 |
6.2.3 模型的建立 | 第85-86页 |
6.3 平台文件层次 | 第86-88页 |
6.4 平台建设 | 第88-103页 |
6.4.1 数据浏览功能 | 第89-90页 |
6.4.2 蔬菜信息管理 | 第90页 |
6.4.3 产品查询和定位 | 第90-92页 |
6.4.4 空间追溯 | 第92-93页 |
6.4.5 预警功能 | 第93-95页 |
6.4.6 数据统计 | 第95-97页 |
6.4.7 路径分析 | 第97-98页 |
6.4.8 蔬菜空间立体信息展示 | 第98-100页 |
6.4.9 土壤养分插值 | 第100页 |
6.4.10公告信息 | 第100-101页 |
6.4.11用户管理模块 | 第101-103页 |
6.5 云技术构建 | 第103-108页 |
6.5.1 环境设计 | 第103-104页 |
6.5.2 平台分布式架构设计 | 第104-106页 |
6.5.3 平台分布式架构实现 | 第106-108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08-113页 |
7.1 结论 | 第108-110页 |
7.2 特点及创新 | 第110-111页 |
7.3 展望 | 第111-113页 |
8 参考文献 | 第113-120页 |
9 附录 | 第120-137页 |
9.1 系统文件层次 | 第120-122页 |
9.2 数据服务模块 | 第122-125页 |
9.3 追溯路径模块 | 第125页 |
9.4 预警模块 | 第125-127页 |
9.5 养分统计模块 | 第127-130页 |
9.6 立体信息展示模块 | 第130-131页 |
9.7 分布式存储架构部署 | 第131-137页 |
10 致谢 | 第137-138页 |
1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