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酒发酵工艺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红枣 | 第10-12页 |
·红枣资源开发及利用现状 | 第10页 |
·红枣的营养成分及药用价值 | 第10-11页 |
·红枣成分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果酒 | 第12-13页 |
·果酒种类、果酒保健功能 | 第12页 |
·我国果酒加工工艺进展 | 第12-13页 |
·我国果酒加工的基本情况 | 第12-13页 |
·果酒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 | 第13页 |
·红枣酒 | 第13-15页 |
·红枣酒中成分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红枣酒加工工艺进展 | 第14-15页 |
·红枣酒生产工艺研究现状 | 第14页 |
·红枣酒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目的和意义 | 第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红枣酒中成分含量变化及菌种筛选研究 | 第16-32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16-18页 |
·实验原料 | 第16页 |
·主要试剂及材料 | 第16-17页 |
·实验仪器 | 第17-18页 |
·实验方法 | 第18-21页 |
·工艺流程 | 第18-19页 |
·分析方法 | 第19-21页 |
·还原糖测定 | 第19页 |
·酒精度测定 | 第19页 |
·有机酸测定 | 第19-20页 |
·酚类物质测定 | 第20页 |
·感官评定 | 第20-2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1-32页 |
·酵母菌对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 第21-22页 |
·酵母菌对酒精度的影响 | 第22-23页 |
·酵母菌对有机酸的影响 | 第23-27页 |
·酵母菌对草酸含量的影响 | 第24页 |
·酵母菌对苹果酸含量的影响 | 第24-25页 |
·酵母菌对柠檬酸含量的影响 | 第25-26页 |
·酵母菌对琥珀酸含量的影响 | 第26-27页 |
·酵母菌对酚类物质的影响 | 第27-30页 |
·酵母菌对绿原酸含量的影响 | 第28页 |
·酵母菌对咖啡酸含量的影响 | 第28-29页 |
·酵母菌对表儿茶素含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有机酸、酚类物质含量变化比较结果 | 第30页 |
·感官评定 | 第30-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红枣酒发酵工艺研究 | 第32-46页 |
·仪器与材料 | 第32-33页 |
·实验原料 | 第32页 |
·试剂及材料 | 第32-33页 |
·实验仪器 | 第33页 |
·实验方法 | 第33-35页 |
·红枣酒发酵工艺研究 | 第33-34页 |
·酵母接种量的确定 | 第33-34页 |
·发酵液初始pH值的确定 | 第34页 |
·发酵温度的确定 | 第34页 |
·L_9(3~3)正交实验 | 第34页 |
·后发酵实验 | 第34页 |
·澄清工艺研究 | 第34-35页 |
·理化指标测定 | 第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6页 |
·不同酵母菌接种量对发酵结果的影响 | 第35-36页 |
·不同初始PH值对发酵结果的影响 | 第36-38页 |
·不同发酵温度对发酵结果的影响 | 第38-39页 |
·正交实验结果 | 第39-41页 |
·后发酵考察结果 | 第41页 |
·澄清工艺研究 | 第41-44页 |
·离心对红枣酒澄清的影响 | 第41-42页 |
·硅藻土对红枣酒澄清的影响 | 第42-43页 |
·壳聚糖对红枣酒澄清的影响 | 第43页 |
·果胶酶对红枣酒澄清的影响 | 第43-44页 |
·成品酒理化指标和感官指标检验结果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6页 |
·展望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