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 ·研究缘起 | 第11-12页 |
| ·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 ·体态语言界定的研究成果 | 第13页 |
| ·体态语言教学研究成果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4-15页 |
| 第2章 体态语言概论 | 第15-21页 |
| ·体态语言的分类 | 第15-17页 |
| ·静态体态语言和动态体态语言 | 第16页 |
| ·有意性体态语言和生理性体态语言 | 第16-17页 |
| ·日常体态语言和教学体态语言 | 第17页 |
| ·体态语言的特点 | 第17-19页 |
| ·体态语言在视觉上具有直观性 | 第17-18页 |
| ·体态语言辅助、解释语言的特点 | 第18页 |
| ·体态语言具有对语境的依赖性 | 第18页 |
| ·体态语言具有随机性 | 第18-19页 |
| ·多样性和多义性 | 第19页 |
| ·文化差异性 | 第19页 |
| ·体态语言的应用 | 第19-21页 |
| 第3章 体态语言在初级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 第21-30页 |
| ·体态语言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运用 | 第21-24页 |
| ·体态语言在声母教学中的应用 | 第21-23页 |
| ·利用手势辨别声调 | 第23-24页 |
| ·体态语言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 第24-27页 |
| ·利用手势教系数词 | 第24-25页 |
| ·通过手势辨别人称代词 | 第25-26页 |
| ·利用手势帮助学生理解指示代词 | 第26页 |
| ·以自身帮助学生辨别人体各部位词汇 | 第26页 |
| ·以动作解释有关人或事物行为、变化词汇 | 第26-27页 |
| ·通过手势理解方位词 | 第27页 |
| ·体态语言在汉字讲解上的运用 | 第27-28页 |
| ·体态语言在语法教学上的运用 | 第28-30页 |
| ·通过动作演示趋向补语 | 第28页 |
| ·通过表情变化帮助学生理解程度副词的变化 | 第28-29页 |
| ·体态语言在被动句和把字句教学上的应用 | 第29-30页 |
| 第4章 体态语言在初级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 | 第30-35页 |
| ·体态语言吸引学生注意力 | 第30页 |
| ·体态语言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有效性 | 第30-31页 |
| ·体态语言的运用是初级汉语课堂教学的“双赢” | 第31-32页 |
| ·体态语言有利于学生积极情绪扩建和良好学习态度的培养 | 第32-35页 |
| 第5章 教师应用体态语言教学的几点注意 | 第35-38页 |
| ·体态语言的运用要有度、有标准 | 第35-36页 |
| ·掌握英美人体态语言的同时要加强本土文化的导入 | 第36-38页 |
| 结语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 作者简介 | 第42-43页 |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