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教学法、教学工作论文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3页
 一、 选题目的和意义第8-9页
  (一) 选题目的第8页
  (二) 选题意义第8-9页
 二、 本选题研究现状第9-12页
  (一) 同素同义单双音节词语是否构成同义词第9-10页
  (二) 对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的分析比较研究第10-12页
 三、 本文的相关研究工作第12-13页
  (一) 研究内容第12页
  (二) 研究方法第12页
  (三) 理论基础第12页
  (四) 语料来源第12-13页
第二章 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的比较第13-23页
 一、 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的定义、对应关系及选词范围第13-14页
  (一) 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的定义第13页
  (二) 对应关系第13-14页
  (三) 选词范围第14页
 二、 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的意义比较第14-20页
  (一) 理性意义的比较第14-18页
  (二) 感情色彩的比较第18-19页
  (三) 语体色彩的比较第19页
  (四) 音节搭配的比较第19-20页
 三、 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的句法功能比较第20-23页
  (一) 作定语的比较第20页
  (二) 做谓语的比较第20-21页
  (三) 做状语的比较第21页
  (四) 做补语的比较第21-23页
第三章 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偏误分析第23-32页
 一、 语料提取说明及统计第23页
  (一) 语料提取说明第23页
  (二) 数据统计第23页
 二、 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的偏误类型第23-27页
  (一) 理性意义的偏误第23-25页
  (二) 音节搭配的偏误第25-26页
  (三) 语体色彩的偏误第26页
  (四) 句法功能的偏误第26-27页
 三、 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偏误产生的原因第27-32页
  (一) 词语本身的原因第27-28页
  (二) 学习者的原因第28-29页
  (三) 教师教材的原因第29-32页
第四章 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的教学原则第32-37页
 一、 以单音节语素为教学基础第32页
 二、 多角度进行对比第32-34页
  (一) 词语搭配的对比第32页
  (二) 句法功能的对比第32-33页
  (三) 词语感情色彩的对比第33页
  (四) 词语使用场合的对比第33-34页
 三、 加强语境教学第34-35页
 四、 及时归纳总结第35-37页
结语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附录第40-42页
后记第42-43页
个人简历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汉日同形词对比研究
下一篇:网络流行体的语言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