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现代汉语论文

网络流行体的语言学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绪论第8-17页
 一、 研究现状第8-16页
 二、 研究方法第16页
 三、 研究意义第16-17页
第一章 网络流行体概述第17-31页
 一、 网络流行体的界定第17-18页
 二、 网络流行体的分类第18-27页
  (一) 以命名情况分类第19-22页
  (二) 以模板形式分类第22-24页
  (三) 以仿拟类型分类第24-27页
 三、 网络流行体涌生的原因第27-31页
  (一) 现代媒介的发展第27-28页
  (二) 交际主体多重心理的作用第28-30页
  (三) 多元文化的渗入第30-31页
第二章 网络流行体的语言特点第31-52页
 一、 语音特点第31-34页
  (一) 命名运用谐音第32页
  (二) 内容强调押韵第32-34页
 二、 用词特点第34-38页
  (一) 使用方言第34-35页
  (二) 使用外语词第35-36页
  (三) 使用流行语第36-37页
  (四) 使用专业术语第37-38页
 三、 句式特点第38-41页
  (一) 短句多、长句少第38-39页
  (二) 松句多、紧句少第39页
  (三) 散句多、整句少第39-40页
  (四) 主动句多、被动句少第40-41页
 四、 语义特点第41-46页
  (一) 语义大众化第42-43页
  (二) 语义急转第43-44页
  (三) 语义拼凑第44-46页
 五、 语用特点第46-52页
  (一) 批量复制、套用拼贴第47-48页
  (二) 表述形式多样化、层次化第48-49页
  (三) 表达效果的娱乐化第49-52页
第三章 网络流行体的语言问题及规范策略第52-58页
 一、 网络流行体的语言失范及相关问题第52-56页
  (一) 语言使用上失范第52-53页
  (二) 形式上机械套用第53页
  (三) 表意上粗俗空洞第53-56页
 二、 规范策略第56-58页
  (一) 社会规范与自觉抵制相结合第56页
  (二) 日常交际与网络语境相区别第56-58页
结语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附录第63-70页
后记第70-71页
个人简历第71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研究
下一篇:高师古代汉语语法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