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贝生产工艺优化及功能特性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丹贝的生产工艺 | 第11-12页 |
·丹贝的生理功效 | 第12-13页 |
·降血脂的作用 | 第12页 |
·抗菌活性 | 第12页 |
·抗氧化 | 第12-13页 |
·类雌激素的作用 | 第13页 |
·抗癌活性 | 第13页 |
·缓解胀气及促进肠胃的功能 | 第13页 |
·丹贝中的微生物 | 第13-14页 |
·传统发酵丹贝中微生物的组成及分离 | 第13-14页 |
·工业化生产中少孢根霉的生理生化作用 | 第14页 |
·丹贝异黄酮的生理活性 | 第14-16页 |
·丹贝中异黄酮的存在形式 | 第14-15页 |
·异黄酮的生理功效 | 第15-16页 |
·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丹贝生产工艺的研究 | 第18-2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8-21页 |
·原材料 | 第18页 |
·菌种 | 第18页 |
·培养基 | 第18页 |
·主要试剂 | 第18-19页 |
·主要仪器 | 第19页 |
·菌株的活化及菌悬液的制备 | 第19页 |
·丹贝的制作 | 第19页 |
·β-葡萄糖苷酶酶活的测定 | 第19-20页 |
·单因素实验 | 第20页 |
·优化实验 | 第20-2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1-25页 |
·单因素实验 | 第21-22页 |
·生产工艺的优化 | 第22-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丹贝理化及营养特性的研究 | 第26-3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6-29页 |
·试剂 | 第26-27页 |
·仪器 | 第27页 |
·丹贝的制作 | 第27页 |
·理化成分测定 | 第27-28页 |
·营养成分测定 | 第28-29页 |
·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第29页 |
·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 第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5页 |
·理化性质的分析 | 第29-30页 |
·营养成分的分析 | 第30-31页 |
·丹贝的氨基酸含量分析 | 第31-33页 |
·丹贝的脂肪酸含量分析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丹贝中生理活性物质的研究 | 第36-4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6-38页 |
·试剂 | 第36-37页 |
·主要仪器 | 第37页 |
·异黄酮的提取 | 第37页 |
·紫外分光光度测定异黄酮的紫外吸收波谱图 | 第37页 |
·高效液相法测定异黄酮含量 | 第37-38页 |
·丹贝中低聚糖成分的测定 | 第3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3页 |
·HPLC 测定异黄酮条件的确定 | 第38-40页 |
·丹贝中异黄酮组成和含量变化的研究 | 第40-42页 |
·丹贝中的低聚糖的组成和含量的研究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丹贝异黄酮生理功效的研究 | 第44-5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7页 |
·主要试剂 | 第44-45页 |
·主要仪器 | 第45页 |
·动物油脂的提取 | 第45页 |
·异黄酮的提取 | 第45页 |
·异黄酮的抗氧化作用 | 第45-46页 |
·异黄酮对超氧自由基-O2 清除作用 | 第46页 |
·异黄酮对 DPPH·清除作用 | 第46-4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7-50页 |
·异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效果 | 第47-49页 |
·丹贝对超氧自由基-O2 的清除作用 | 第49页 |
·丹贝对 DPPH 的清除作用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六章 全文结论及工作展望 | 第51-52页 |
·全文结论 | 第51页 |
·工作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作者简历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