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1.1 蓝莓概述 | 第11-13页 |
1.1.1 蓝莓生物学特点 | 第11页 |
1.1.2 蓝莓的营养成分及功能价值 | 第11页 |
1.1.3 蓝莓的保健功能 | 第11-13页 |
1.2 果酒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1 果酒分类 | 第13页 |
1.2.2 果酒特点 | 第13-14页 |
1.2.3 果酒酿造新工艺 | 第14页 |
1.2.4 国外蓝莓果酒加工现状 | 第14-15页 |
1.2.5 国内蓝莓果酒加工现状 | 第15页 |
1.3 果酒澄清工艺研究 | 第15-16页 |
1.3.1 果酒澄清方法的研究 | 第15-16页 |
1.3.2 影响果酒稳定性的因素 | 第16页 |
1.4 果酒陈酿技术研究 | 第16-18页 |
1.4.1 人工陈酿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4.2 人工陈酿技术 | 第17-18页 |
1.5 果酒挥发性香气成分研究 | 第18-19页 |
1.5.1 香气成分分析方法 | 第18页 |
1.5.2 蓝莓果酒香气成分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页 |
1.7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2 蓝莓果酒发酵工艺 | 第21-42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试验与设备 | 第21-22页 |
2.2.1 材料及试剂 | 第21页 |
2.2.2 仪器与设备 | 第21-22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22-25页 |
2.3.1 指标测定方法 | 第22页 |
2.3.2 感官指标及感官评分 | 第22-23页 |
2.3.3 蓝莓果酒发酵工艺流程 | 第23页 |
2.3.4 蓝莓浆热浸渍工艺研究 | 第23页 |
2.3.5 蓝莓浆酶解工艺研究 | 第23-24页 |
2.3.6 蓝莓果酒发酵工艺研究 | 第24-25页 |
2.3.7 数据分析 | 第25页 |
2.4 结果与分析 | 第25-39页 |
2.4.1 蓝莓果浆热浸渍工艺 | 第25-27页 |
2.4.2 蓝莓果浆果胶酶酶解工艺 | 第27-33页 |
2.4.3 蓝莓果酒发酵条件优化 | 第33-39页 |
2.4.4 蓝莓果酒质量指标 | 第3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2.6 本章讨论 | 第40-42页 |
3 蓝莓果酒澄清工艺 | 第42-58页 |
3.1 引言 | 第42页 |
3.2 材料与设备 | 第42-43页 |
3.2.1 材料与试剂 | 第42页 |
3.2.2 仪器与设备 | 第42-43页 |
3.3 试验方法 | 第43-45页 |
3.3.1 理化指标测定 | 第43页 |
3.3.2 蓝莓果酒自然澄清 | 第43页 |
3.3.3 蓝莓果酒离心澄清 | 第43页 |
3.3.4 蓝莓果酒冷冻澄清 | 第43页 |
3.3.5 蓝莓果酒琼脂澄清 | 第43页 |
3.3.6 澄清剂的配制 | 第43-44页 |
3.3.7 澄清剂澄清 | 第44页 |
3.3.8 不同澄清方法蓝莓果酒最佳澄清效果比较 | 第44页 |
3.3.9 复合澄清剂澄清条件的研究 | 第44页 |
3.3.10 复合澄清剂澄清条件响应面优化试验 | 第44-45页 |
3.3.11 稳定性试验 | 第45页 |
3.3.12 数据分析 | 第45页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45-55页 |
3.4.1 自然澄清时间对蓝莓果酒澄清效果的影响 | 第45-46页 |
3.4.2 离心时间对蓝莓果酒澄清效果的影响 | 第46页 |
3.4.3 冷冻时间对蓝莓果酒澄清效果的影响 | 第46-47页 |
3.4.4 琼脂添加量对蓝莓果酒澄清效果的影响 | 第47页 |
3.4.5 明胶添加量对蓝莓果酒澄清效果的影响 | 第47-48页 |
3.4.6 硅藻土添加量对蓝莓果酒澄清效果的影响 | 第48页 |
3.4.7 皂土添加量对蓝莓果酒澄清效果的影响 | 第48-49页 |
3.4.8 壳聚糖添加量对蓝莓果酒澄清效果的影响 | 第49-50页 |
3.4.9 不同澄清方法蓝莓果酒最佳澄清效果比较 | 第50页 |
3.4.10 复合澄清剂对蓝莓果酒澄清效果的影响 | 第50-52页 |
3.4.11 复合澄清剂澄清蓝莓果酒响应面优化试验 | 第52-55页 |
3.5 蓝莓果酒澄清效果评价 | 第55-56页 |
3.5.1 不同澄清剂对蓝莓果酒澄清前后理化指标的影响 | 第55-56页 |
3.5.2 复合澄清剂澄清对蓝莓果酒稳定性的影响 | 第5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3.7 本章讨论 | 第57-58页 |
4 蓝莓果酒陈酿工艺 | 第58-78页 |
4.1 引言 | 第58页 |
4.2 材料与设备 | 第58-59页 |
4.2.1 材料与试剂 | 第58-59页 |
4.2.2 仪器与设备 | 第59页 |
4.3 试验方法 | 第59-61页 |
4.3.1 蓝莓果酒自然陈酿技术 | 第59页 |
4.3.2 蓝莓果酒超声陈酿技术 | 第59-60页 |
4.3.3 蓝莓果酒微波陈酿技术 | 第60页 |
4.3.4 蓝莓果酒微波陈酿技术 | 第60页 |
4.3.5 蓝莓果酒加热陈酿技术 | 第60页 |
4.3.6 蓝莓果酒低温陈酿技术 | 第60页 |
4.3.7 蓝莓果酒复合陈酿技术 | 第60-61页 |
4.3.8 理化指标测定 | 第61页 |
4.3.9 数据分析 | 第61页 |
4.4 结果与分析 | 第61-76页 |
4.4.1 自然陈酿技术对蓝莓果酒品质的影响 | 第61-62页 |
4.4.2 超声陈酿技术对蓝莓果酒品质的影响 | 第62-67页 |
4.4.3 微波陈酿技术对蓝莓果酒品质的影响 | 第67-70页 |
4.4.4 紫外线陈酿技术对蓝莓果酒品质的影响 | 第70-71页 |
4.4.5 加热陈酿技术对蓝莓果酒品质的影响 | 第71-73页 |
4.4.6 低温陈酿技术对蓝莓果酒品质的影响 | 第73-74页 |
4.4.7 复合陈酿技术对蓝窜果酒品质的影响 | 第74-75页 |
4.4.8 陈酿期间蓝莓果酒花色苷的变化 | 第75-7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6页 |
4.6 本章讨论 | 第76-78页 |
5 蓝莓果酒陈酿期间香气成分分析 | 第78-85页 |
5.1 引言 | 第78页 |
5.2 材料与设备 | 第78页 |
5.2.1 材料与试剂 | 第78页 |
5.2.2 试验器材 | 第78页 |
5.3 试验方法 | 第78-79页 |
5.3.1 挥发性香气成分的提取 | 第78-79页 |
5.3.2 GC/MS试验条件 | 第79页 |
5.3.3 数据处理 | 第79页 |
5.4 结果与分析 | 第79-83页 |
5.4.1 蓝莓果酒发酵结束时的挥发性香气分析 | 第79-80页 |
5.4.2 蓝莓自然陈酿果酒的挥发性香气分析 | 第80页 |
5.4.3 蓝莓复合陈酿果酒的挥发性香气分析 | 第80-8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5.6 本章讨论 | 第84-85页 |
结论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