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 | 第11-13页 |
1.3 关于定语以及国内外汉语定语偏误研究的现状 | 第13-15页 |
1.3.1 关于定语 | 第13-14页 |
1.3.2 国内外汉语定语偏误分析研究的现状 | 第14-15页 |
1.4 自己的见解 | 第15-16页 |
第二章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日本学生定语习得偏误统计与分析 | 第16-54页 |
2.1 定语残缺 | 第17-25页 |
2.1.1 代词的残缺 | 第18-21页 |
2.1.2 名词及名词短语的残缺 | 第21-22页 |
2.1.3 数量短语及数词、量词的残缺 | 第22-23页 |
2.1.4 动词及动词短语的残缺 | 第23-24页 |
2.1.5 形容词及形容词短语的残缺 | 第24页 |
2.1.6 其他 | 第24页 |
2.1.7 小结 | 第24-25页 |
2.2 定语多余 | 第25-31页 |
2.2.1 数量型定语的多余 | 第26-28页 |
2.2.2 代词定语的多余 | 第28-29页 |
2.2.3 动词性定语的多余 | 第29页 |
2.2.4 形容词性定语的多余 | 第29-30页 |
2.2.5 名词性定语的多余 | 第30-31页 |
2.2.6 其他 | 第31页 |
2.2.7 小结 | 第31页 |
2.3 定语中“的”的多余和残缺 | 第31-43页 |
2.3.1 名词作定语时“的”的多余和残缺 | 第34-36页 |
2.3.2 形容词作定语时“的”的多余和残缺 | 第36-38页 |
2.3.3 动词作定语时“的”的多余和残缺 | 第38-39页 |
2.3.4 数量词作定语时“的”的多余和残缺 | 第39-40页 |
2.3.5 代词作定语时“的”的多余和残缺 | 第40-42页 |
2.3.6 短语作定语时“的”的多余和残缺 | 第42页 |
2.3.7 小结 | 第42-43页 |
2.4 定语与中心语语序的倒置 | 第43-47页 |
2.4.1 代词性定语与中心语的倒置 | 第44-45页 |
2.4.2 数量性定语与中心语的倒置 | 第45页 |
2.4.3 形容词性定语与中心语的倒置 | 第45-46页 |
2.4.4 名词性定语与中心语的倒置 | 第46页 |
2.4.5 小结 | 第46-47页 |
2.5 定语中词序偏误 | 第47-54页 |
2.5.1 多项定语中的词序偏误 | 第47-50页 |
2.5.2 与结构助词“的”有关的词序偏误 | 第50-52页 |
2.5.3 小结 | 第52-54页 |
第三章 日本学生定语习得偏误调查问卷统计和分析 | 第54-60页 |
3.1 调查测试概述 | 第54-55页 |
3.2 调查数据分析 | 第55-60页 |
3.2.1 正确率数据分析 | 第55-58页 |
3.2.2 偏误类型数据分析 | 第58-60页 |
第四章 日本学生定语习得偏误统计结果分析 | 第60-67页 |
4.1 数据总结 | 第60-62页 |
4.2 偏误原因分析 | 第62-67页 |
4.2.1 母语负迁移 | 第62-63页 |
4.2.2 有限的目的语知识的干扰 | 第63-64页 |
4.2.3 学习策略的干扰 | 第64-65页 |
4.2.4 目的语自身的特征 | 第65-67页 |
第五章 解决日本学生定语习得偏误的对策 | 第67-75页 |
5.1 加强对比分析在教学中的运用 | 第67-72页 |
5.2 培养目的语的语感 | 第72页 |
5.3 学习者要运用恰当的学习策略 | 第72-73页 |
5.4 针对目的语自身特征,教师要有恰当的教学策略 | 第73-75页 |
5.4.1 加强对日汉语量词和数量短语的教学和研究 | 第73页 |
5.4.2 加强对日汉语代词的教学和研究 | 第73-75页 |
结语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附录一:调查问卷 | 第79-82页 |
附录二: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