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阶段泰国学生汉语专用动量词习得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12-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3 预期研究目标 | 第13页 |
1.4 研究材料 | 第13-15页 |
1.4.1 专用动量词调查问卷 | 第13-14页 |
1.4.2 教材 | 第14-15页 |
2. 汉语中的专用动量词 | 第15-26页 |
2.1 动量词的语法概述 | 第15-18页 |
2.1.1 动量词的产生 | 第15-16页 |
2.1.2 动量词的语法特征 | 第16-18页 |
2.2 动量词的语义概述 | 第18-20页 |
2.3 专用动量词内部的对比分析 | 第20-24页 |
2.4 小结 | 第24-26页 |
3. 专用动量词在教材中的编排分析 | 第26-32页 |
3.1 专用动量词在《体验汉语》中的编排分析 | 第27-28页 |
3.2 专用动量词在《发展汉语》中的编排分析 | 第28-30页 |
3.3 小结 | 第30-32页 |
4. 初级阶段泰国学生习得专用动量词的调查分析 | 第32-45页 |
4.1 调查方法 | 第32-33页 |
4.2 调查结果分析 | 第33-39页 |
4.2.1 第一大题(选择题)调查结果 | 第33-37页 |
4.2.2 第二大题(填空题)调查结果 | 第37-39页 |
4.2.3 第三大题(组词成句题)调查结果 | 第39页 |
4.3 偏误分析 | 第39-42页 |
4.3.1 错序 | 第39-40页 |
4.3.2 误加 | 第40-41页 |
4.3.3 误代 | 第41页 |
4.3.4 遗漏 | 第41-42页 |
4.4 产生偏误的原因 | 第42-45页 |
4.4.1 学生母语语法规则的负迁移 | 第42-43页 |
4.4.2 汉语内部语法规则的负迁移 | 第43-44页 |
4.4.3 其他原因 | 第44-45页 |
5. 解决策略 | 第45-51页 |
5.1 教师的角度 | 第45-49页 |
5.1.1 及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 第45-46页 |
5.1.2 及时发现学生在汉语习得时的偏误 | 第46-48页 |
5.1.3 加强对所学词汇的练习 | 第48页 |
5.1.4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 第48-49页 |
5.2 教材的角度 | 第49-51页 |
5.2.1 结合实际情况全面解释动量词的使用规则 | 第49页 |
5.2.2 增加对动量词相关知识的讲解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录 | 第55-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